 2006年以来,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党委、政府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加快旅游景区创A和集镇创星,完善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旅游指标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渐明显。以宝天曼、七星潭、龙潭沟为首的景区,被评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后,七里坪乡正逐步由旅游资源富乡向旅游大乡、旅游名乡和旅游强乡迈进。
七里坪选择了旅游业
七里坪乡是一个偏远山区小乡镇,工业不振,农业不兴,农民不富,财力不强,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此,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想塑造和改善七里坪乡的整体形象,提高七里坪乡的知名度,就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到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中。2006年,乡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及优良的发展环境。为此,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七里坪乡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全乡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坚强的领导力量,为全乡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要想富裕,必须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七里坪选择了旅游,旅游搞活了七里坪的经济。”乡党委书记王灵敏感慨道。
七里坪发展了旅游业
为了不断提高景区的品位和档次,七里坪乡领导首先抓好景区建设。七星潭景区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形象山门下移,抬高风情园桥,新建滑道475米,新硬化景区道路10公里,架通了高压电,新建成2个移动通讯基站;天心洞景区完成了景区绿化,改造了洞内灯光,加固了旋转钢梯,刷新了宣传橱窗;宝天曼湍河漂流服务区土建工程基本完工。
在搞好景区建设的同时,在突出“规划、建设、管理”基础上,七里坪乡还加强了集镇服务区的建设。乡里各级领导外出考察后,围绕建设北山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的定位,对七里坪乡集镇规划设计方案重新进行修改、完善,统一建筑风格,完善配套设施,留足重点项目用地,为集镇高档次、高品位、可持续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又加强了交通建设。乡政府配合搞好杨店至七里坪、花园至南召洞街旅游公路建设,完成了测量、定界、拆迁补偿等工作,并在七星潭景区新建成2个移动通讯基站,实现了全乡通讯无盲区的目标。
七里坪宣传了旅游业
在当今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七里坪乡,走进七里坪乡,乡党委、政府也动了一番心思:将分散的景区景点集中整合,统一打“七里坪山水”旅游品牌,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乡财政投入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乡旅游业的宣传促销;以七里坪乡旅游宣传“大篷车”的形式,先后奔赴陕西、湖北及省内周边地市,开展大规模的旅游促销活动;举办了宝天曼森林保护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和摄影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大大提高了“七里坪山水”的知名度。
为了实现“不让一位游客在七里坪受委屈”的承诺,七里坪乡成立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先后多次组织旅游、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辖区内的旅游交通、住宿、购物等进行联合大检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活动,对抗骗游客的行为从重、从严查处,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
旅游业成就了七里坪
如今,七里坪已形成了以山水自然景观、休闲娱乐景区“二大系列”为代表的,以山水、溶洞风光为特色的七里坪旅游大的格局和框架,以及七里坪山水“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瀑”四季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整体品牌优势。旅游产品已由原来单一的山水游线路发展成为山水游、体育健身游、 科普游、休闲娱乐游和民俗风情游等,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实现了多样化,旅游服务趋于人性化,旅游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旅游商品、纪念品越来越本地化,旅游管理走向规范化,旅游办公实现自动化。七里坪旅游正由注重客流量型向注重经济效益型转变,由低档次的粗放服务向高标准的优质服务转化,由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转化。
2006年,七里坪全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700万元。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乡镇,还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留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与此同时,一个开放、美丽、充满活力的七里坪,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