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网友呼吁:保护焦作历史文化遗迹刻不容缓
http://www.hnta.cn  2007-1-17 11:02:22  来源:焦作日报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点击事实 

  提起焦作的旅游,大家都知道这里有著名的山水风景区——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多情的太行山水沉醉了无数游客。说起焦作的历史,《史记》载:“秦时,长信侯于山阳之地居之。”这里的“山阳之地”指的就是焦作,焦作的历史之悠久由此可见一斑。谈起焦作的人物,这块土地上还埋葬着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山阳公刘协。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曹丕称帝,贬汉献帝刘协于山阳城。”从此开始,这位从庙堂之上走下的皇帝走街串巷为百姓治病,在焦作留下了千古佳话。
    但大家是否知道,如今的汉献帝禅陵面临着无人保护的窘况,唯留下几行松柏,一处坟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大家是否知道,我们焦作的土地上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正在从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安阳城遗址、聩城寨遗址、李固龙山文化遗址、当阳峪瓷窑遗址……这些市级甚至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面临着缺乏保护的窘境。

  网友行动
    2007年1月1日,云台社区网友行者2000在社区发表了他考察山阳城遗址的帖子。山阳城遗址缺乏保护的现状让他十分震撼,原本就对研究焦作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他,开始在论坛发帖,组织网友考察焦作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

    参加“发现焦作”活动的网友在汉献帝禅陵前合影。
    1月8日,行者2000在云台社区发布了考察古山阳活动的初步线路图和活动计划;1月10日,热心网友漠然枫狂在社区置顶发布了《发现焦作东线行报名帖》。在短短三天时间内,该帖子的点击量达到3000次,共有23名网友报名参加考察活动。记者有幸参加此次活动,也亲眼目睹了一些文物遗迹缺乏保护的现状——
    哭泣的残垣断壁  远去的历史遗迹
    1月13日,寒气逼人,参与考察古山阳活动的网友们从市东方红广场出发,第一站到达的是当阳峪瓷窑遗址。这处曾经以绞胎绞釉闻名天下,在陶瓷史上写下辉煌一笔的大规模瓷窑,如今只剩下几通记载历史的碑刻和一处断墙。我们询问村里来来往往的村民:“这里是否就是当阳峪瓷窑遗址?”村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这让许多网友无法相信:“这可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啊!难道连一般的卫生都没有人管吗?即便是在遗址周围垒起一道矮墙,不是也能避免一般性的破坏吗?”

    曾经在陶瓷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当阳峪瓷窑,如今也只剩下几通石碑,一处残垣断壁。
    带着些许遗憾离开当阳峪瓷窑遗址,网友们驱车来到安阳城乡,寻找始于春秋时期的安阳城遗址。据《修武县志》载:“春秋南阳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现仅东墙部分较明显,残存100余米,高1米左右。”根据这些资料,网友们询问了安阳城村的一些居民,提起村四周的古城墙,多数村民都是摇摇头,表示毫不知情。一些上年纪的村民则告诉我们,城墙已经不存在了。心有不甘的网友们沿着村里的道路走至村东的麦田,发现紧挨铁路的地方有一处高约2米、绵延数百米的隆起部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城墙?一位在麦田劳作的老汉给我们指点了迷津。这处隆起和麦田西边的沟壑就是残留的古安阳城城墙,其余的城墙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被村民们垫宅基地所用,了无踪影。真不敢想象,如果再经历几年风雨,这残垣断壁会不会带着它的故事,从此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
    村民缺乏保护意识 民众不知何为遗址
    聩城寨遗址作为周武王封给功臣的十二邑之一,历史悠久。参与考察的网友们从安阳城遗址出来,一路询问来到聩城寨村。网友们下车后便开始四处询问村民,几经周折,最终在一处民房的山墙边找到了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碑刻。经历多年的风雨,这通碑刻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字仍清晰可见。原本以为,只要找到聩城寨遗址的碑刻,大家就应该能顺利地找到这处遗址。但环顾四周,网友们只是发现了碑刻南50米的一处土丘,土丘上几座破旧的空房子,空房子前一通字迹难以辨认的石碑,至于遗址的具体所在,却仍不得而知。网友们只好怀着遗憾离去。
    网友们在方庄简单吃了午饭,便直奔李固龙山文化遗址。在李固村北,网友们发现了麦田中明显隆起,高约2~3米的两处土丘,大家一致认为这里便是曾经出土过大量石刀、石铲、石斧等文物的李固龙山文化遗址,南边的碑刻也证实了这种推测。网友们从麦田中穿过,走至土丘前,发现了土层中夹杂的许多陶器碎片和青砖。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外,土丘的许多地方已经塌陷,裸露的文物碎片让人实在不忍触摸。在田中劳作的两位李固村村民看到我们在遗址前停留,便走到跟前,他们的两句话让网友们十分震撼:“你们是研究这些的吗?这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拿回家也没有用的。”网友们只能相视苦笑。
    在李固村南约100米的麦田里,网友们找到了汉献帝被废后终其一生的城堡——浊鹿城。这处长满荆棘的土城墙,如今长不过几百米、高不足10米。就在城墙下,一家三口正在开荒整地,网友们上前询问:“这里是浊鹿城遗址,你们怎么在这里平整土地呢?”开荒的村民告诉我们,这片地已经被他们承包了,古城墙反正都剩下一个土堆,不如开荒种地。此时,夕阳西下,古老的浊鹿城在夕照下更显得愈发苍凉。
    随后,网友们又先后考察了海蟾宫、胜果寺等地,每到一处,历史文化遗迹如何保护的问题都萦绕在网友们的心中。
    网友呼吁: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刻不容缓
    网友小李飞刀:文物保护部门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尽力挽救这些古迹和文物;媒体也应该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身边的历史遗址;市民们更应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网友行者2000: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都能关注焦作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不要让代表着焦作古代文明的历史遗迹在寒风中哭泣。
    网友漠然枫狂:焦作一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注重山水品牌。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景观也需要我们去发现,让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同叫响焦作的旅游品牌。
    网友我是四月:这次活动真的让我重新认知焦作。过去认为自己知道不少焦作的历史文化,但那天行程结束却不得不感叹:焦作确实是中原地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但有些遗迹的现状堪忧,亟待加强保护。   

作者:冯新瑞 文/图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网友呼吁:保护焦作历史文化遗迹刻不容缓...2007-1-17
焦作山水何以赢得游客青睐...2007-1-12
焦作旅游局确定今年旅游工作思路...2007-1-10
焦作:以旅游业为龙头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2007-1-10
焦作峰林峡旅游道路勘测工作顺利完成...2007-1-9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河南旅游英文版网站开通试运行
河南旅游英文版网站开通试运行
热烈祝贺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热烈祝贺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古都开封:旅游年票昨正式发行
古都开封:旅游年票昨正式发行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