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厚重文化撑起河南西峡大旅游
http://www.hnta.cn  2007-1-9 8:46:49  来源:河南省旅游信息中心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说起河南省西峡县,不少人都知道,这里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中成药浓缩丸生产基地、炼钢保护材料生产基地、汽车配件生产基地,这里还是中国闻名的猕猴桃之乡、山茱萸之乡和中国最大的香菇市场。
    这一张张光彩夺目的名片,让西峡叫响全国,名扬海外。
    然而,西峡真正的魅力所在,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西峡旅游。
    悠久、厚重而多元的历史文化,给西峡的山水增添了无尽的韵致和鲜活的灵性,使远方的客人生发出“西峡美,惹人醉,不思归”的感慨。可以说,由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撑起的西峡旅游,是西峡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的魅力之源。
    深厚的文化积淀
    西峡,是重阳文化的主要发源地。“重阳”语出《易经》,月日均为阳(父)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重阳作为节日,最早起于汉朝。据《长安志》记载,在汉朝,每到九月九日,皇宫中的达官贵人们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健康长寿,但这种节日,在当时并未在民间流传下来。后据《汉书》中说,东汉建安帝时宫中李妃受闫氏所害,不远千里逃至河南西峡,也就是现在的西峡县重阳寺,并将这一节俗带到了民间。她当时虽性命难保,却心系百姓,以重阳寺为根据地施医舍药,救民于水火,其功德感动了朝廷,于是,朝廷重修重阳寺,同时也极大推动了“重阳节”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大量的实物、史料、传说和现代民俗考证,都有力佐证了重阳节主要源于西峡县重阳乡一带。特别是相传建于西汉平帝年间的重阳寺至今仍巍然座落在当地佛爷山的怀抱之中,占地面积达1500多亩,其山顶还留有900多平方米的登高台,是当地群众重阳节登高健身的重要场所。
    2003年10月4日,国家邮政局1套3枚《重阳节》特种邮票的首发式就在西峡重阳隆重举行,对这里的重阳文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1989年,国务院正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10月30日,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重阳文化,打造重阳文化品牌,西峡县隆重举办了2006首届重阳文化论坛暨《重阳寺》电影拍摄新闻发布会。今年,由众多大腕名星加盟的电影《重阳寺》将在西峡开机。重阳文化因此成为西峡多元厚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峡,也是恐龙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以西峡盆地为代表的豫西南恐龙蛋化石密集区,恐龙蛋化石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美,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上罕见的古生物奇观和自然历史宝库中的珍品,其中,西峡已发掘的恐龙蛋就有确定有6科9属13种,特别是世界上独有的西峡长圆柱蛋和稀有特殊的戈壁棱柱形蛋更为珍贵中的珍品,其高度的典型性、稀有性、代表性、系统完整性及良好的原始保存状态等特点,以及极高的全球性对比价值,早已引起世人的密切关注,它为全球白垩纪末期生物绝灭事件(包括恐龙绝灭)、地质灾变事件、古生态环境、恐龙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造山带演化、地层划分和对比、生物进化、食物链结构等项研究,提供了诸多信息和实物证据。以其突出的特色、重大国际影响和极高的科学价值,在中国及世界上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西峡,同时还是老子文化的发源地。在西峡北部山区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个洞,人称“老君洞”。据洞旁几块古老的碑文记载,从很早开始,人们就一直把这里当作道教圣地供香叩拜。据考证,东汉之前,老子在函谷关著书《道德经》,后在此隐居、养生和传经,100余年之后,老子骑青牛而去。老君洞从此被披上神秘面纱。
    西峡,又是地质地貌文化的核心区域。这里,由花岗岩及变质岩形成的地貌景观多种多样,怪石嶙峋,绝壁伟岸;碳酸盐岩类洞穴奇特异样,鬼斧神工;幽谷险涧密布,瀑布碧潭成群。以上地质地貌遗迹景观丰富多彩,自然状态保存良好,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观现象保存系统而且完整,是中外学者研究探索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和多块体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乃至全球大陆动力地质学的重要地区,具有全球对比性和典型性。
    还有哪吒文化、仲景文化、孔子回车文化、、屈原岗文化等等,这些灿如星河的多种文化,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厚重的西峡,一个悠久的西峡,同时还向人们展示了西峡灵山秀水独有的文化韵味和无穷魅力。
     强大的品牌效应
    文化是财富,文化更是资源。但如何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悠久历史文化同旅游开发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而打造出具有西峡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是西峡的决策者们一直思考的大课题。
    2001年,西峡县开始把旅游作为最具带动力新兴产业来培育,从一开始,就跳出旅游看旅游,按照“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山水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以突出地质地貌、山水文化特色的老界岭、中原第一漂、龙潭沟、五道幢、蝙蝠洞、荷花洞、伏牛大侠谷、伏牛滑雪场景区,以突出恐龙文化特色的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以突出道家文化特色的老君洞景区,以突出哪吒文化的哪吒祖庙景区和以突出张仲景文化特色的宛西制药工业园等10多个特色文化景区。今年,以突出重阳文化特色的重阳寺将被列入新的文化景区建设之中。最近,以弘扬重阳文化为主题的电影《重阳寺》正在加紧筹拍之中。
    这些景区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配合”的开发机制,很快火爆中原,成为叫响全国的旅游热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西峡的旅游发展速度却令人吃惊,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连年稳居河南省前列,并跃入河南旅游开发重点县和旅游改革试点县行列。其做法被河南旅游界总结为“西峡经验”,在全省推广。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主要领导在西峡视察工作时,对西峡结合文化发展旅游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西峡的旅游特色在哪里?采访中,西峡县委书记杨炳旭、县长张生起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西峡旅游,冬夏春秋;西峡旅游,应有尽有;西峡旅游,撑起伏牛;西峡旅游,一枝独秀;西峡旅游,引领潮流。”
    文化与“山、水、龙、园”的完美结合,为西峡旅游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先说山。西峡县位于秦岭以南,伏牛山主脉之阳,是华北地质板块和扬子地区板块碰撞的接合部,是中国地质学上独特而重要的二郎坪缝合带。老界岭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老界岭景区的人间仙境。老界岭内奇峰隽秀,林深谷幽,泉瀑争流,植被葱茏,百鸟争鸣,被誉为“中原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伏牛屋脊”,是“中华大地的脊梁”。素有“中原第一峰”之称、海拔2212.5米的犄角尖就在景区内。它状如斧削,直插云天。游人登峰巅,看日出,观云海,伏牛风光尽收眼底。这里一年四季山花烂漫,年平均气温只有18℃左右,老界岭一带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55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中原绿色心脏”。游客们说,这里是理想的天然避暑胜地,是生态旅游、科学研究、观光游玩的天然胜地。
    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在考察西峡旅游时,对西峡旅游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河南开发伏牛山生态旅游线路,西峡县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老界岭,它是南方、北方的分界岭,也是黄河、长江两水流域的分界线。如果河南以老界岭为中心和突破口,打造伏牛山生态品牌,就很有意义。一是生态游,二是科普游,再就是度假游。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我以为是西峡等几个县的生态旅游。”
    再说水。西峡的水资源充足,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上游涵养区,这里的人均水资源量为河南人均水资源量的6倍,流经西峡的老鹳河,水质清纯,作为丹江的重要支流,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将流向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
    西峡山清水秀。龙潭沟、石门湖、鹳河等四季碧水长流。在距县城38公里的龙潭沟瀑布群风景区内,共有较大梯式瀑布19个,且一瀑一潭。落差最大的瀑布135米,最大瀑面800平方米,小瀑小潭不计其数。瀑布两岸山高林茂,有名贵中药材和珍稀树种500多种,大鲵、红腹锦鸡等珍贵野生动物不时出没。八戒窥浴、三鲨闹龙潭、神龟望月、绝壁挂雪、蛟龙出海等主要景点就有八个以上。整个景区呈现出山秀、石奇、水澈、潭幽、瀑高、林茂等明显特色,被誉为“中原一绝”。
    如果你喜好探险和刺激,那被誉为“中原第一漂”的国家4A级景区鹳河漂流,则是你理想的选择。乘艇顺急流而下,越过有惊无险的“金蟾滩”、惊心动魄的“跳舞滩”、温柔多情的“自然浴”,真正让你体会到“浪遏飞舟、豪气顿生”的感觉。
    而国家重点水利风景区石门湖则是游客们泛舟的好去处。泛舟湖上,但见碧波无垠、水天一色,观两岸山林风光,听百鸟争鸣,你会浮想联翩,感受到回归自然的舒心和惬意。
    三说龙。西峡之美,在水,在山,更在恐龙。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恐龙蛋地质文化是西峡旅游的又一张重要王牌。西峡首次引来国人乃至世界关注的目光,就是恐龙蛋化石群。1993年,西峡县发掘的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群,总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其分布面积之广、出土数量之多、埋藏之集中、原始状态保存之完好、经历年代之久远,均为世界罕见,有关专家称之为“20世纪继秦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还有专家指出:“在西峡乃至河南的旅游布局上,恐龙蛋化石群无疑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和闪光点。”香港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曹绘嶷认为:“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资源品位高、开发条件好,可以成为河南旅游发展的‘引爆点’,具有开发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旅游品牌的潜力。”
    目前,西峡已在恐龙蛋化石群发挖地建起了集科普、观光、娱乐、科研于一体,由科普地质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和仿真恐龙园四部分组成的恐龙遗迹园,也是中国的一个大型恐龙主题公园。该公园自2006年7月1日开放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游客80多万人次,2006年8月20日,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在恐龙遗迹园考察时,称“西峡恐龙蛋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侏罗纪公园依然存在。”、“这是看到的最好的恐龙博物馆。”西峡恐龙遗迹园现是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点景区,同时也是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区之一。
    四说园。与县城仅一河之隔的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曲径通幽,燃灯寺名播海内外。金朝诗人元好问曾多次登临这里,并留下了“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桃花三百里,浑是武陵溪”等众多千古佳句。  
    沿312国道所开发的百公里猕猴桃农业观光示范园,总面积达8万多亩,是未来吸引城市游客体验田园生活的独特资源。北部山区集中连片面积达20多万亩的中药材山茱萸示范园,每到收获季节,满山红透,层林尽染。在投资9000多万元的宛药工业观光园内,仲景文化广场、宛药百草园、仲景会馆、仲景山、浓缩丸观光车间等已成游客体验仲景文化、感受工业游的好去处。
    还有散落在西峡山水间的蝙蝠洞、别公堰、哪吒故里等,如一颗颗“珍珠”连成线、穿成串,它们与老界岭、恐龙蛋化石群、中原第一漂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西峡文化游、生态旅游的新特色。
    先天的丰富旅游资源为西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厚重的文化则为西峡旅游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以文化为支撑,西峡旅游不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还有效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现在,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3万人,旅游相关产业实现间接就业4.5万人。2006年,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19.4%,旅游已成为全县一个崭新的支柱产业。
     诱人的发展前景
     2006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科学作出了开发伏牛山生态旅游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西峡县把旅游放到全省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大格局中去把握和定位,紧贴现有的多元文化资源,重新调整西峡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加速西峡旅游的发展。
    如何提速,西峡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西峡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白振国说出了西峡的旅游谋划——
    一是围绕建设“旅游名县”,确定近期目标是建成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旅游热区;中期目标是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最终目标是争创以白垩纪恐龙园为龙头,以老界岭为精品景点的世界旅游级胜地。
    二是进一步强化“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理念,把西峡建成伏牛山国家山地度假区最重要的度假中心。   
    三是强力铸造“恐龙文化游”和“生态休闲游”两张王牌,力争使之成为世界级的金字招牌。
    四是打造“三大极品”。按照“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的要求,集中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努力在2—3年内,把西峡恐龙遗迹园打造成国际有影响力的“名园”,建成国家4A级景区;把老界岭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山”,建成国家4A级景区;把鹳河漂流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漂”,争创国家5A级景区。
    现在,西峡正以恐龙遗迹园和老界岭为建设龙头,全力把西峡建设成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为西峡旅游走向世界备足后劲。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厚重文化撑起河南西峡大旅游...2007-1-9
张衡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007-1-8
社旗:慈禧御笔“龙”字拓片受游客青睐...2007-1-8
南阳镇平县积极打造旅游经济增长极...2007-1-5
南阳:丹江口库区发现战国楚大夫墓...2007-1-4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河南旅游英文版网站开通试运行
河南旅游英文版网站开通试运行
热烈祝贺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热烈祝贺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古都开封:旅游年票昨正式发行
古都开封:旅游年票昨正式发行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