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埋在河滩、藏在高山而无人问津的石块,如今,经过筛选、制作、命名,成了增色淅川新农村的“高档点缀品”。
寺湾镇水田峪村小学教师吴秀山,是当地有名的奇石收藏爱好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利用休闲时间,登高山、跑河滩收捡奇石,根据石头的自然造型和花纹象形,进行命名。就这样,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吴秀山的筛选、想象、命名,变成了一块上乘的艺术品。他收藏的《山舞银蛇》》《少林童子功》《蛙情》等作品,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意味深远,被众多客人所青睐。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前来赏石、购买。
淅川位于豫鄂陕交界的深山区,石头资源丰富。淅川县由文化部门牵头,以奇石收藏专业户为典范,引导群众将来自大自然的奇石,作为装点农家小院的艺术品。还聘请专家,对农村文化广场、村镇建设进行规划,用“石艺术”增加文化内涵,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目前,全县12000个 农家庭院,38条集镇都被“石文化”装饰一新。
如今,在淅川县“石文化”正成为新农村工作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文化”不但有效点缀了新农村,而且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