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10时20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的黄河西霞院工程截流成功。 黄河西霞院工程包括西霞院水库、西霞院电站等多项子工程。西霞院水库坝址上距小浪底水利枢纽16公里,开发任务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等。 主体工程于2004年元月10日开工,将于2007年汛前下闸蓄水,2008年6月底工程竣工。 据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电站是一个调峰电站,多在用电高峰时发电,发电泄水忽涨忽落,下泄水流不稳定;停止发电时,还会造成下游河道断流。西霞院水库可利用其调节库容先拦蓄小浪底水利枢纽调峰发电泄水,在小浪底电站减少或停止发电时,对不稳定水流进行反调节,使下泄水流始终保持均匀稳定,有效缓解发电与供水的矛盾。 西霞院电站设有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万千瓦。水库建成后,可以为下游增加灌溉面积113.8万亩,每年向附近城镇供水1亿立方米。西霞院水库大坝长度为3122米,是目前黄河上最长的大坝。水库蓄水后,回水将直达小浪底坝下,形成长度为16公里的宽阔水面。在孟津县境内,有26公里黄河段被划定为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常年在区内居住的留鸟,有苍鹭、斑嘴鸭等6种;春、秋路过在此歇脚的旅鸟,有豆鸭、银鸥等12种;有夏候鸟白鹭、灰头麦鸡等22种;有冬候鸟灰鹤、白天鹅、黑鹳等32种;每年冬季栖息在保护区内的珍禽达3万只。这里是一个水禽的幸福家园。西霞院水库就紧邻在保护区的西部。到2008年,当这座总库容1.62亿立方米的西霞院水库建成蓄水后,回水可达小浪底坝下,形成达16公里的宽阔水面。一个大大的湖将与湿地保护区连成一体,这不仅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也将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