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郑州市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日前落下帷幕,“少武”系列宝剑等四种旅游商品脱颖而出,摘取大赛金奖。
此次大赛由郑州市旅游局、郑州市旅游协会联合举办,以“古都郑州、文化郑州、时尚郑州、休闲郑州”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原文化,展现郑州旅游的风采。大赛自9月5日开始接受报名以来,受到了关心和支持我市旅游商品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的关注。截止作品征集时间,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260余件,这当中既有郑州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作品,也有深圳、洛阳、开封等外地企业和个人的作品;既有旅游商品设计专业人士的作品,也有普通市民朋友的作品。参赛作品涵盖了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文化艺术品、土特产品等六大类,不少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郑州旅游特色。为较好地宣传这些优秀的旅游商品,大赛组委会于10月16日至26日,在郑州市博物馆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展出,共接待参观的市民朋友达5000余人。为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参与性,大赛组委会还开展了“市民最喜爱的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并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对发展我市旅游商品的意见和建议,截止活动结束,共收到市民选票3000多张,意见和建议50余条。大赛组委会邀请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省美术馆、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晚报等单位组成大赛评审专家组,按照预定的评审程序和评审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为确保奖项评选的公平、公正,郑州中原公证处对评审过程、评审方法进行了现场监督和公证。共评选出金奖4个,银奖8个,铜奖12个。
获得金奖的作品是:1.“少武”牌宝剑系列,作者:曹延朝;2.阎氏陶瓷系列,作者:阎夫立;3.黄河澄泥砚系列,作者:王灵;4.“好想你”红枣系列,作者:石栗彬。获得银奖的作品是:1.少林小子,作者:谷玮;2.中国象棋,作者:杨永峰;3.剪纸系列,作者:惠济区文化馆;4.鸵鸟蛋雕刻,作者:金鹭鸵鸟园;5.莲鹤方壶,作者:薛燕;6.双连壶,作者:大河村遗址;7.“嵩山四宝”茶,作者:徐晓丽;8.金银花茶系列,作者:慎柄权。获得铜奖的作品是:1.“留余”笔座,作者:康百万庄园;2.鸵鸟玻璃工艺品,作者:金鹭鸵鸟园;3.少林功夫水晶系列,作者:韩小平;4.快乐的小猪,作者:赵恩民;5.画扇,作者:马腾;6.葫芦烙画,作者:田礼、田建军;7.商鼎,作者:沈新立;8.烙画系列,作者:任更顺;9.金达摩座像,作者:韩小平;10.石榴养生酒,作者:郑知宝;11.小山村柿醋,作者:刘少真;12.“金皇后”玉米糁,作者:张国灿。
在作品评审期间,大赛组委会还举行了“旅游商品论坛”,与会专家对本次大赛活动的举办、组织、意义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今后大赛举办的方式、主题、连续性等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旅游商品事业等,进行了探讨。 本次大赛活动的举办,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创新、开发旅游商品的积极性,促进了旅游商品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评选和推出了一部分具有郑州市鲜明特色的旅游商品。对于如何促进、开发、挖掘、发展郑州旅游商品,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必将推动和促进郑州旅游商品事业的发展。本次活动也将认真地总结本次大赛在组织、展览等各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把今后的大赛活动举办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