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少林寺,微风吹来,松涛阵阵。 昨日上午10时许,中央电视台航拍的直升机突然飞来,摄像机对准地面俯拍:少林寺山门前1.5公里山路上人头攒动,周围山头上刀光剑影,旌旗招展。 这是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迎宾式:来自少林寺周围武校的1.7万名学生,在用拳法、气功、兵刃展示武术魅力,2008名来自全球的运动员和嘉宾恭施九和大礼。

“九和大礼”进行中 商报见习记者丁洁/摄
[迎宾式·功夫] 昨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古城登封举行盛大迎宾式。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等领导和嘉宾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迎宾式。 昨日上午10时许,迎宾式正式开始,1.5公里的山路上顿时热闹非凡:1.7万余名武校学生在路两旁摆开阵势,操练各种拳法、气功、兵刃,向来宾展示武术魅力。在少林寺“嵩山少林”牌坊前的门前广场,300名塔沟武校弟子分列两侧,表演少林拳、童子功。少林寺30名洋弟子也加入其中,他们虽然仅在少林寺学了3个月,但一招一式尽显精气神。 走过“嵩山少林”牌坊,甬道两侧是“八百罗汉闹嵩山”表演方阵:800名武校弟子挥刀弄枪,喊声震天。 还有6人用红缨枪将一人架起,枪尖分别顶在胸部、腿部,让人触目惊心。“这是少林硬气功。”看到外宾惊愕的神色,讲解员赶紧解释。“真是太神奇了,中国功夫,Good!”一外国人说。 少林象形拳,在武校弟子身穿动物形态的紧身衣表演下更加生动逼真:“老虎”挥动虎爪,刚劲有力;“猴子”抓耳挠腮,上蹦下跳;“蛇”晃动身形,动作敏捷…… 少林寺的琴棋书画也不差:9岁的小和尚张国钰在一片竹林中弹奏古筝,琴声悠扬;两名僧人在石桌上摆开阵势,对弈围棋;两位得道高僧胡须花白,比肩而立,一人作画,妙笔生花,一人写字,苍劲有力…… “八段锦”是禅和武的结合,使武术更加富有文化内涵。昨日,少林寺用200人的庞大阵容,共练此功:200名身穿僧衣的佛门弟子,合着舒缓的音乐,轻轻伸出双臂…… 40多分钟后,众人欣赏着功夫表演,走完了1.5公里山路,来到少林寺山门前。此时,233名手端木鱼的黄衣小沙弥、99名手捧莲花灯的红衣沙弥正分队肃立等候。 10时45分,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等领导和参加迎宾式的嘉宾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陪同下,来到少林寺山门前。 领导们到场后,迎宾式进入最重要的环节——施“九和大礼”。 随着主持人“祈和愿”的声音落下,木鱼声起,相机咔嚓声不断,几只小鸟受到“惊吓”,扑棱棱地飞走了。233名小沙弥同颂《九和经》。 一分钟后,稚嫩的颂经声结束,雄浑的钟声响起。两种声音衔接得恰到好处。 第二声钟声响起,几名站在山门右边音响旁的工作人员,憋红了脸,“哎呀”一声捂着耳朵急步退走。当三声钟声响完,手握莲花灯的99名沙弥迅速变换阵型,山门前的柏树林里顿时“莲花盛开”,音响里传出的恢弘禅宗音乐响彻山谷。 莲花开过,颂经的黄衣沙弥从前排开始,快步移动到已经恢复阵型的“莲花”前面列队。 紧闭的山门此时轰然打开,十几名少林武僧拖着黄绸,沿阶铺下“和谐有道”。20名手端帏帐的武僧从门内鱼贯而出,两边各10名列队在沙弥前,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少林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拥簇下,趋步出山门,走过“和谐有道”,迎接贵宾。至此,“九和大礼”举行到了第六项“颂和经”。 释永信宣读完“和谐与和平”颂辞。少林山门内,走出的护法武僧,护送《三教九流图》拓片,至宾主面前。释永信将该图赠送给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先生。 秉和烛赠图完毕,三名武僧用托盘托出三根约一尺高、直径约10厘米的红烛,对着来宾迎面排开。来自意大利的国际武术联合会执委法尔科尼、来自日本的执委同时也是中日友好协会理事长的村冈久平和中国香港丽新制衣国际有限公司主席林建名一起,点燃红烛。 最后,全场吟唱由著名作曲家张宏光先生谱曲的《祈愿》。至此,张泽群宣布“功德圆满”后,祈和愿、听和钟、悟和境、启和门、举和步、颂和经、献和图、秉和烛、唱和平的“九和大礼”全部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