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春节的临 近,许多市民已经跃跃欲试整装待发,准备在旅行中愉悦度过法定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长假。但在旅行中,难免会在一些不起眼的环节中出现问题,为我们期待的完美行程留下遗憾。为此,乐行游不仅带您放眼看世界,并且邀请了来自我省各大旅行社的资深领队、导游,为您讲述经典案例,支招消费者如何应对或避免“旅游陷阱”。 ●行程出现问题 可以拒支小费 讲述人:河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领队 吴楠楠 案例:在国庆黄金周前往马尔代夫的一个团队,因为领队与地陪导游衔接失误,导致耽搁了半日行程。为此很多游客气愤地表示,要拒绝支付给领队的30美金小费。回国候机时,该团领队以小费是交与旅行社为由,要求客人支付,最后只有一位客人坚持没有支付。 领队分析:很多游客往往忽略合同中要求支付给领队的30美金小费,事实上,国家旅游局已经三令五申强调导游不得索要小费。因此在出行前消费者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细节。如果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了与合同中不符的情况,可以在旅游结束后进行投诉。 领队支招:保留相关证据是关键。在旅游过程中,假如出现涉及餐饮、住宿、游览、交通等方面的纠纷时,游客要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游客发现权益受到损害时,一方面应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则应保留相关凭据,为回国后投诉或起诉做准备。 ●延误航班 游客应得赔偿 讲述人:河南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出境中心领队 胡楠 案例:在一次澳大利亚9日游的行程中,因机械故障导致航班延误,游客没有入住当日墨尔本的酒店,也没有用餐。游客回国后要求旅行社退还应在墨尔本消费的餐饮住宿费用。 领队分析:航班延误,旅行社、游客均无过失,并都有可能遭受损失,因此,游客能否得到补偿,还需根据合同内容、航空运输条例等,与旅行社协商解决。 领队支招:这个案例中旅行社已支付过相关费用,并且也产生了损失。当晚航空公司补偿的住宿标准没有低于合同约定,旅行社无需向游客退还住宿费,但是游客没有享用的膳食费用,旅行社是需要退还的。 ●自费节目 体验之前需防范 讲述人:河南省康辉国际旅行社资深导游 赵娜 案例:海南省万宁市的民族风情大村庄是海南双飞5日游中的一个景点,游玩现场,男性团友们被地陪导游推荐体验少数民族婚嫁风俗。男性游客需要换上少数民族服装,戴上“槟榔坠”,和一群少数民族服装打扮的少女完成对歌、喝交杯酒、背入“洞房”的仪式。体验完毕后,少女们说按照当地风俗,男士本该在女方家做49天长工,所以要交49元“自赎”,另外,还须支付对歌少女小费,每位不能少于10元。 领队分析:因为没有事先说明收费,所以现场游客有受骗的感觉,但是不交钱少女们会围上来破口大骂,很多游客只能被迫“花钱消灾”。 领队支招:海南游的行程与泰国游相似,有很多自费项目,所以事前要和导游沟通,以免上当。 ●行程安排 选购饰品须谨慎 讲述人:河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领队 张峰 案例:大多数非纯玩团的线路中都会安排进店购物,地陪导游带入指定购物点是为了赚取回扣,尤其是在饰品店,游客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将仪器测量的把戏也信以为真。有一次在香港一位客人花700元买了一枚1克拉钻戒,当时领队及时提醒都没有拦住,那位客人直到回来后去权威机构检测才意识到买到了假货。 领队分析:指定购物点对地陪导游会有回扣。从游览的角度看,行程中是完全没有必要设置参观珠宝、黄金制造等项目,商家与旅行社合作是为了销售与回扣双重赢利,而且,这些购物商店和旅行社之间的约定可能是只要游客进店就可以拿回扣。 领队支招:对此类商品,若不喜欢坚决不买!如果导游让你干等,那么就把背包中的PSP或MP4拿出来打发时间吧。 ●住宿标准 谨防“偷梁换柱” 讲述人:河南省金城国际旅行社领队 宋天舟 案例:外出旅游时,很多游客都会发现,几乎所有中档价位的常规团都会在合同住宿项中标注“住宿三星级或同级酒店”,有一次我们在泰国就遇到一个其他团队的客人在抱怨,合同中注明名字的酒店在到达住地后被改为同级酒店,但是环境与导游所描述的相差甚远。 领队分析:住宿同级酒店这种说法变数太大,偷梁换柱时有发生。最常见就是一个“准”字,所谓的“准三星”就是酒店本身可能按照三星级标准装修,但并没有被评定挂牌。 领队支招:受骗游客可以直接向旅游质监部门投诉,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中明确规定,“安排的饭店低于合同约定的等级档次,旅行社退还旅游者所付房费与实际房费的差额,并赔偿差额20%的违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