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小御巷”李师师和馆驿街
“小御巷”李师师和馆驿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11 10:28:1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我始终认为,开封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都是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只要你的脚深入其里,不管名字和走向,许多的历史况味都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一时间仿佛真就沿着这一条条绳索逆袭到各个朝代。

    行走在馆驿街我就有这样的感觉。

    馆驿街是开封的一条老街道,老到什么程度呢?据可考的资料说,老到可以追溯到唐朝,因为自唐代李勉节度使奠定开封城的框架之后,现在的馆驿街就被确定为上源驿,当时往来开封的许多官员在这里食宿。开封在唐代称汴州,是中原重镇,且不说白居易在“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的诗句里赞扬这个重镇其他地方的景色和风物,单就往来官员而讲,当时的上源驿也绝对是一个最佳的去处。

    馆驿街最负盛名时期应该是在宋代。因为开封是宋都,是万国朝贺的地方,所以到这里的官员更多。当然,这条街的名字也由唐代的上源驿改成都亭驿。如果历史仅仅以驿站的方式往下传递,那么历史就如一张白纸或者如一潭平静的湖水,一切都很苍白和波澜不惊。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在行进的过程中总会多些起伏、折转,而正是这种起伏和折转才让历史趣味陡增,这大概就是历史最迷人的一面吧。

    据说,在宋代,这里除都亭驿的名字之外还有“小御巷”之名,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和宋代一位最出名的美女有关,这位美女就是李师师。资料上说,李师师就住在此街。为此,在探寻馆驿街的时候,我曾推想过,李师师住过哪个门庭、门牌号多少、门前有没有翠竹和红花、是住在馆驿街的正街还是在馆驿街派生出的几道胡同等。

    馆驿街从实际地貌上看,极像一个“非”字,主街东西走向,南侧派生出的胡同有馆驿一道胡同、二道胡同、三道胡同、四道胡同,街东口北面通行宫角,中间通省府前街,街西口通胜利街,如果北拐一点又是省府前街。可以这么说,馆驿街紧挨的是两条开封最繁华的街道,一条是南北向雷打不坏、风吹不歪、洪水冲不垮的千年不变的中轴线中山路;一条是省府前街。这两条街交叉于行宫角,形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而馆驿街就位居其中。

    馆驿街除携都市的繁华余味之外,还有难得的清静与安详。喧嚣繁华的是街上的摊位和吆喝声,清静安详的是它的闲散时光。寻访的时候我曾看到一位老者脚蹬一辆三轮车从西到东晃悠半天。在这里,我竟寻找到了我最想寻找的老开封,寻找到了一茬又一茬的时光。

    我不知道李师师是否出生在这个地方,但我知道李师师一定沾染上了这条街道的性格,能动能静,宜高宜低,也就是说她既能承接无比高尚的荣耀,也能静下心境安安静静地在庭院深处安心生活。大概正是如此的心境,李师师笋尖般的玉指下流淌出的琴声才惊动了宋徽宗,才有了风流皇帝慕名追踪。

    李师师是历史上少有的富有独特性格的美女,她没有因为有了宋徽宗的迷恋而恋权越栈使江山坏崩,也没有纵情声色娇啼入宫,她在遇到真爱后,依然放弃了多少人曾经追逐的权力而选择了爱情,最后和浪子燕青双双消失在民间,消失在历史视野之外。

    宋代是馆驿街历史和传说的高峰,也是馆驿街最富有色彩的一笔。从宋到金到明,李师师从这里走出后,官驿还是官驿,所不同的是名字有了变化,它脱去了都亭驿的金色外衣,换成了大梁驿,再后来到了清代,这里又从大梁驿变成了馆驿街,直到今天。

    有人说,开封的历史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叠加起来的,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讲出来的,是一个地名一个地名续接而来的,关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馆驿街就是明证。
(作者: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