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河洛典故】五体投地
【河洛典故】五体投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9/4 8:44:0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五体投地算是利用率极高的成语了,如“我崇拜你到五体投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等。殊不知,五体投地这个成语源于古印度最隆重的礼仪,是被唐玄奘带入中国的。

    唐代著名高僧——洛阳偃师人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写出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了印度佛教的九等礼仪。《大唐西域记·三国》的原文是:“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亦称五轮。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着地,其次左膝着地,再次两肘着地,两掌舒展过额,最后头顶着地,良久一拜。现在您到青海省或西藏自治区旅游,常会看到虔诚的佛教徒五体投地式的朝拜。

    除实际的投地礼外,作为九等礼仪的最高级,五体投地一般用来表示自己对他人极度敬重、佩服之意,就是文章开头举的那些例子。不过,现代人在说这个成语时,总感觉有失它以前那种虔诚和真心的意味,时常带有调侃或夸张之意。

    五体投地后来也被赋予过贬义,指人丧失气节。想想也是,虽然谦虚是好事,但在表达佩服他人的能力或推崇别人的想法时,不一定非要行大礼,多多学习,学以致用,才能两全其美。

(作者:寇玺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