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开封李氏科举家族
开封李氏科举家族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3 9:05:1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由普通人家产生的开封李氏科举家族 

    文化氛围厚重的开封孕育了不少文人雅士。晚清时期的开封南薰门内有户李姓人家,其上代无人做官,嫁过来的女方也都出自一般百姓,但是,李宏谟经过在汴学习,最先取得功名并赴京为官。李宏谟继续教导两个儿子,引导他们走科举之路,也取得了上佳成绩。结果,仅在二十几年间,他和两个儿子李象寅、李象辰先后取得了功名,又都在京为官,致使李宏谟家族改换了门庭,成为一个拥有三举人、两进士、一翰林的科举家族。介绍与研究这个科举家族,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对了解晚清科举制度、发扬汴梁文化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受良好教育与个人认真学习,是开封李氏科举家族形成的基本条件。李宏谟在道光末期受到了良好教育,他师从深谙教育的马虎文,因而学业大进。马虎文字炳章,号茗航,许昌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在马虎文成为拔贡前后,于开封杏花园街设“茗香书屋”开馆授业。马虎文注重学以致用,在教导弟子学习经典的同时,又引导他们关心时局、讨论国事。当时,在“茗香书屋”学习的有:李宏谟、许贞元、徐祥麟、冯端本、冯端人、孙树、边乃耕、王宫午、高文铭、高文钧等。据《祥符县志》记载,除高文钧外,其余均有功名,他们取得功名之后,分散在南北各地为官。其中,最先取得功名之人是冯端本,他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李宏谟则紧随其后,于咸丰二年(1852年)中举。他们二人又同于咸丰六年(1856年)中进士,李宏谟还成了钦点翰林。据冯端本在广州做官时所写之文,由于他的“课友”纷纷考中举人、进士,使“茗香书屋”名声大噪。茗香书屋的学子常共同讨论、相互激励,结下了深厚友谊,情同手足。因此,在冯端本、李宏谟、徐祥麟、王宫午、高文铭等五人朱卷的履历部分,本应是交代家人及师长的地方,却都例外地列出了“茗香书屋课友”的姓氏与官职。另外,李宏谟善于教子,是开封李氏科举家族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李宏谟不仅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有学习经验,因而他循循善诱两子走科举之路,并取得了上佳成绩。李宏谟23岁考举人时,在朱卷中交代,当时他唯一的年幼儿子名“金榜”,号“珠囊”。儿女的名字多反映父母的期望,大约李宏谟希望儿孙能写出字字珠玑之文,以求金榜题名。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不负所望,都在20岁出头就取得了功名。长子李象寅于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次子李象辰紧随其兄,于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光绪三年(1877年)联捷成进士。所以,李家父子三人都是举人,李宏谟与其次子又同为进士,李宏谟本人还是翰林,使他家成了一个拥有三举人、两进士、一翰林的科举家族。李宏谟父子取得功名之后,均在京做官,李宏谟在北京任御史,官至顺天府丞,李象寅官至内阁中书,李象辰中进士后,成钦点主事,签分兵部充实录馆校对。李宏谟、李象寅还有著作传世。《祥符县志》卷十五为李宏谟立有传。

    根据《清代朱卷集成》中李宏谟父子三人的朱卷可确切知道,他家本是普通百姓。《清代朱卷集成》是记载清代科举考试的大型历史文献,该书之《序》着重说明,朱卷的基本内容包括“考生履历”、“科份页”、 “考生文章”三部分。在履历部分,按照规定,应先登本人姓名、字号、排行、出生年月、籍贯,还须交代本族谱系,最简也须明列祖妣三代。有的朱卷交代极详,上自始祖,下至子女,旁及同族尊长、兄弟侄辈以及母系、妻系等。李宏谟在咸丰二年(1852年)乡试朱卷中交代,自己的曾祖父李芳、祖父李文相均无功名与官职。当时,他的父亲李祥虽有 “林文郎”的称号,只是按例得到赠封的荣誉称号,是因子而荣,并非李祥本人的实际官位。李宏谟在此份朱卷中还写明,他的哥哥李灿林“早逝”,“嫂文氏,守志待旌”。这具体说明,在李宏谟考举人时,他的上代及同代兄弟均是普通百姓。但是,随着李宏谟官阶上升,其上两代及早逝的兄长都得到了赠封的官称。光绪元年(1875年),李宏谟的长子李象寅中举。据李象寅在朱卷中的交代,李文相、李祥已是“诰封中宪大夫”,李宏谟的兄长李灿林虽死去多年,也被赠封为“中宪大夫”, 李宏谟的两位祖母张氏和李氏、母亲刘氏以及寡嫂文氏,则都被赠封为“恭人”。随着李宏谟官位的继续上升,赠封的范围扩大到了李宏谟的曾祖父李芳。光绪三年(1877年),李宏谟的次子李象辰中进士,他在朱卷中写明,除李文相、李祥、李灿林均为“中宪大夫”之外,他的高祖李芳,即李宏谟的曾祖父也得了赠封,成为“中宪大夫”。至此,一户开封的普通人家经过两代人努力,演变成为一个科举家族。它形成的时期,自1852年起至1877年止,前后共计25年。具体来说,从1852年李宏谟中举开始,经过1856年李宏谟中进士成翰林,已经使李家发生了巨变;再经过下一代努力,李象寅、李象辰接连中举,到1877年李象辰成进士为止,实现了汴梁一个普通人家的华丽转身,产生了赫赫有名的开封李氏科举家族。

    《词林辑略》和《祥符县志》对李宏谟记载的不同重点

    《词林辑略》和《祥符县志》均对李宏谟有记载,但两书记载的重点不同。 

    《词林辑略》是一部介绍清代翰林简历的文献,由清末榜眼、《清实录·德宗实录》的总校兼纂修官朱汝珍辑。它对开封翰林李宏谟的记载全文如下:“李宏谟,字禹三,号仲远,河南祥符人。散馆改兵部主事,官至顺天府府丞。”依据这一简短记载,可知李宏谟概况,却难以了解李宏谟的政绩。

    光绪年间修订的《祥符县志》,不仅在选举志中具体记载了李宏谟中举和中进士,且在卷十五《人物》中为李宏谟立了传,此传着重叙述了他的政绩,突出地描述他任御史时敢于直言的事迹。李宏谟于咸丰九年(1859年)在翰林院学习结束之后,先在兵部任职,再任督察院的浙江道监察御史,升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后来,他又任户科、礼科、工科的掌印给事中。给事中是官名,清代的六科给事中隶属都察院,与御史同为谏官。谏官,又称言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再后来,李宏谟升为内阁侍读学士和顺天府府丞。《祥符县志》叙述李宏谟的政绩时,除强调他“视民事犹己事”之外,还着重宣扬了李宏谟任谏官时忠于职守、敢于直言。《祥符县志》说:“宏谟在谏垣章凡数十上。” 谏垣,指谏官的官署,这段记载的意思是,李宏谟任谏官不辱使命,曾写过几十份有关国计民生的奏折,这些奏折的内容,除关于“防火灾”、“杜水患”、“亲君子远小人”以及河南遭饥荒时所写《河南饥特疏请饬河南抚臣截南漕以备赈恤》外,“其请勤召对一疏,尤著直声”。李宏谟所写请勤召对一疏,是针对慈禧因病多日不理朝政而写的一份奏折。《祥符县志》记载了此折的主要内容:“勤召对一疏大旨谓:朝廷之敬怠,实天下之治乱所关。方今军务未竣,水旱频仍,矧(音“shen” ,“况且”之意)本日日食至九分有余,天象变异,尤堪悚惕。伏乞慈禧皇太后圣体大安即逐日召见臣工,访求治理庶政,事修明灾可化。”李宏谟能写出这份奏折,说明他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当时,慈禧的权势如日中天,李宏谟为了履行御史职责却不顾个人安危。《清实录·德宗实录》记载,慈禧之子同治皇帝认为,此折“冒昧已极”,“朕意本欲从重惩处,乃我皇太后以广开言路之时,特降懿旨加恩免其褫革,仍传旨严行申饬”。《清史稿·穆宗本纪二》记载:“自三月初旬,慈禧太后弗豫,月余不视朝。至是,御史李宏谟请勤召对。谕责其冒昧,严饬之。”李宏谟虽受到了“严饬”,但他能履行御史职责,敢于直言,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使其名扬天下。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李宏谟父子著作 

    开封李氏科举家族的两代人,才华出众、勤于笔耕,留下了传世之作。现从国家图书馆查到李宏谟父子的著作四本,这就是李宏谟著《茗香社课艺》和《高仲新传》;李象寅著《朝市丛载》和《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李宏谟在北京担任高官之际,不忘将其培育成材的开封“茗香书屋”,经常思念在汴学习时的师友。所以,在公余之暇,整理了学友之文,形成《茗香社课艺》一书,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付梓。他为《茗香社课艺》一书写序,除记叙当时的学习情形之外,还着重记述学友之间“晨夕聚首风雨谈心,一日不见则觉不快”。而在当时,高文铭因故无法同大家“晨夕聚首”,于是,李宏谟就抄一份高文铭的文稿置于案头,“俾日对其文如见其人”。后来,大家有了功名,又分散在南北各地做官,“或每月而不得一见,或每年、数年、十数年而不得一见”,但他又不能忘怀,于是,就整理学友之文付梓,以求见文如见人,便形成了《茗香社课艺》一书。冯端本为《茗香社课艺》也写序说,开封“茗香书屋”因其学子“不数年间先后登贤书成进士”而名声大噪。所以,此书为我们研究道光、咸丰时期的开封文化提供了翔实的材料。李宏谟著《高仲新传》,是李宏谟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挚友高文铭(字仲新)所写的传。那时,高文铭已去世6年。《祥符县志》仅记高文铭是咸丰六年(1856年)举人、咸丰八年(1858年)进士,任礼部主事。《高仲新传》则记载了他的家世与人品,叙述他的文采,特别是记载高文铭随咸丰皇帝狩猎时拟诏和参与咸丰实录的编纂。因而此书对研究《祥符县志》和开封晚清人物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象寅,字虹若。国家图书馆收藏了署名为李虹若的《朝市丛载》。《朝市丛载》是一部清代光绪年间多次再版、广为流传的北京旅行指南。它记述了清代京师都城、衙署、厂肆、人物、文物、掌故等。此书向人们展示出清代北京社会的一个剖面,为研究清代社会、北京历史和民俗学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李象寅还是书法家,能书写多种字体,据其后人讲,他的左右两手均可提笔写字。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李象寅《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是一本字帖。此帖还简要说明了汉字结构书写的要领。

(作者:裴元秀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