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瓷器上的亲情——重阳节里说孝道
瓷器上的亲情——重阳节里说孝道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31 15:23:2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明代线描青花福寿康宁花卉纹小罐

  

  清代粉彩二十四孝故事图赏瓶

  28日是重阳节,记者走进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挑选其中有关孝道文化的几件藏品,与大家共赏,听它们“讲”那些孝道故事。
  清代粉彩二十四孝故事图赏瓶,绘工流畅,用色丰富,匠人巧妙地将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绘制在高44厘米的赏瓶上,虽有近50个人物,却布局合理,显得密而不乱。
  赏瓶,是清雍正年间出现的一种瓷器造型,官窑烧造的主要用于皇帝赏赐大臣,民窑烧造的主要用于家庭陈设。赏瓶器型优美,上面绘有图案,一般放在家中较为显眼的地方,便于观赏,寓教于乐。奶奶会抱着两三岁的孙子,指着二十四孝故事图赏瓶上的图案,开始讲故事:“晋代的时候,咱洛阳有个叫王祥的娃子,很孝顺。冬天,他继母想吃鱼,王祥就脱了衣裳,躺在河上暖冰,冰化了,跳上来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你长大了,可要像他一样孝顺啊……”
  馆长陈树威说,赏瓶是旧时殷实人家才有的。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他们买不起精美的赏瓶,便会买带有祝福之意的碗或罐子,以表达敬老、爱老之心。
  明代青花碗的碗底有一个“寿”字,“寿”字里面绘着一位寿星,布局精巧,妙趣横生。
  明代线描青花福寿康宁花卉纹小罐,类似于现在的储物罐。它做工粗糙,也没有繁复的纹饰,只有“福寿康宁”几个字。陈树威说,用这种质地小罐的应该家境一般,但孝心无贵贱,同样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该尊老敬老,将孝道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刘婷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