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富弼 聂剑帆 画
北宋时,唐代的道德坊被水浸淹,此坊并入天宫寺所在的尚善坊,尚善坊改名为道德坊。天宫寺住了很多洛阳学子,最著名的是后来成为宰相的富弼。富弼读书时的侍者,是行者宗颢,后来被封为宝月大师。富弼致仕后,筑宅于天宫寺旁,这就是著名的富郑公园。
宋时部分作读书之所
在唐末五代的战乱中,洛阳城历经浩劫,里坊区也遭到极大破坏。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下诏,大修西京宫室及皇家寺院,同时对洛南里坊区进行整修。此工程于次年四月宋太祖西巡西京前完成。
在天宫寺所在的尚善坊之东北、魏王池东侧,有唐代的道德坊。此坊,在唐代时有永昌县衙,后来改为长宁公主宅,再改为都元观,为金仙公主入道处。唐末,都元观被战火焚毁。五代后唐时,兵部尚书、枢密使郭崇韬在都元观旧址建宅园,名为进过园。后来,郭崇韬被人诬陷而灭族,进过园归属皇家,成为皇家园林。为了迎接宋太祖这次西巡,北宋西京留守府对进过园进行大修,主要增加了十二斗角亭等园林建筑。
但在此后数十年中,洛河水患严重,紧临洛河的道德坊屡废屡建,每次维修进过园都要投入巨资。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年初,西京留守钱惟演下令,将道德坊的居民迁入尚善坊,将进过园拆除后的建材存于天宫寺,用于天宫寺维修,同时将尚善坊改名为道德坊。
北宋天宫寺的首任住持义庄大和尚圆寂后,其弟子们继续在天宫寺修行。北宋天宫寺规模比唐代要小,但它仍是洛阳最大的寺院之一。天宫寺僧人唐代时有数百人,北宋时只有三十多人。为有效利用大量空房和增加收入,寺院将寺中的房屋出租给洛阳的学子,作为其读书之所。这样,从天宫寺走出了一大批名臣和硕学鸿儒,最著名的是富弼。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