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都毁在嘴上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3 9:45:5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坊间传说,武则天当政时期,杜审言曾在洛阳任校考使,协助上级考核官员,给官员们的“年终总结”写评语。杜审言写着写着,撂笔感叹:“苏味道必死!”同事们吓了一跳,忙问何故。杜审言轻蔑地说:“他见了我写的判词,定会羞愧而死!”
当时,杜审言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同行相轻可以理解,出言不逊就有点儿欠揍了。毕竟官场没那么简单,率真可被解读为狂妄,自信可被解读为傲慢。
坑死了一个儿子
公元698年,杜审言因得罪权臣,被贬到吉州(今江西吉安)工作。照理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杜审言改不了嘴欠的毛病,没多久就把同僚得罪了个遍。他的同事郭若讷怀恨在心,拉拢上级周季童合伙设局,将杜审言关进监狱,欲杀之而后快。杜审言的次子杜并求告无门,剑走偏锋,揣着刀子混入饭局,趁周季童不备,抽出匕首向其连刺数刀。侍卫们慌忙阻挡,13岁的小杜当场被砍死。周季童也失血过多,临死前感叹:“没想到杜审言有这么个孝顺儿子,郭若讷那厮害得我好苦。”此案轰动朝野,舆论哗然。杜审言被释放,回到洛阳。
背叛了当初的自己
武则天召见杜审言,赏了他一个官职,语带戏谑地问他:“让你当官,你开心吗?”“儿子拿命换得我升职,我能高兴吗?!”按照杜审言的“人设”,这是他应该说的台词,可他没说出口。他手舞足蹈,写了首《欢喜诗》,叩谢皇恩。现实的残酷,终于逼得他放下清高,趋炎附势。杜审言的“人设”崩了。
为了保住官职,他竭力巴结女皇的情人,与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过从甚密。他的好友,是宋之问。宋之问甘于给张氏兄弟端尿壶,杜审言所做之事,想来也体面不到哪儿去。后来,张氏兄弟被扳倒,杜审言被流放。杜审言变成了自己最不屑的那种人,却仍未留住想要的东西。
公元708年,杜审言病危,宋之问等人前去探望。老杜叹道:“我在世一天,你们就一天不得出头,我要死了,你们当高兴才是,只可惜没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接替我啊!”他没等到孙子诞生,否则就不会说这话——杜审言死后数年,杜甫出生,诗绝千古,流芳百世。
[1][2]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