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襄城故事——青冢愁云萦昭君
襄城故事——青冢愁云萦昭君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1 9:17: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襄城县城西北15里处,古道旁有一座古墓,每当严冬过后,它都最先以泛青的草木向人们示意春天的到来;每当秋风劲吹,它那墓头的绿茵才最后凋零,人们都亲切地称之为“青冢”,其实是先人们为纪念昭君和亲而设的衣冠冢。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夕阳西下,墓的周围便萦绕着一缕缕淡淡的云雾,缥缥渺渺,袅袅娜娜,像在轻轻地倾诉着什么,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襄城八大景之一---青冢愁云。提起它,还有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
    西汉元帝年间。当时汉匈两家历经百年烽火,都希望实现和平。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帮助下统一了大漠南北,之后来到长安,恳请做汉家女婿,结为亲戚,以加强汉匈友好,汉元帝就同意了单于的请求。当汉元帝应单于之请选宫女和亲时,很多宫女都畏首畏尾,不愿远嫁异乡,只有深明大义、有远见卓识的昭君姑娘自愿“请行”。
    临去匈奴前,王昭君从长安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姊归,看望了两鬓染霜的父母。然后踏上了回长安之路。当走到襄城境内的时候,染上了风寒,到了城西15里的李庄(今寺后李村)时,病情加重。当地名闻乡里、德高望重的李员外听说情况后,把王昭君及其随从迎回自己的府宅,让女儿亲自陪伴昭君养病。
    李员外家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年方十九,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小的是个芳龄十六的姑娘,端庄贤淑,知书达礼。自从昭君进住李员外家后,天不作美,就渐渐下起了绵绵的秋雨,昭君发起愁来,但看到李员外一家对她这么好,就决定安心在这里好好养病,等病好后马上启程。昭君养病期间,李公子除一日早晚过来问安外,还总找些借口过来接近她。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昭君了解到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很有教养,且志向远大的青年,她打心眼里喜欢这位仅比她小一岁的朋友。但她不能往下想,只有把这种感情压在心底,以亲姐姐对弟弟的身份来处理这种情感。
    昭君在李员外一家的精心养护下病情彻底好转,天气也晴朗起来,还真有点舍不得走呢。她无以回报,想拜李员外为干爹。李员外夫妇满心欢喜地答应了,昭君从袖中掏出家乡特产---蜀锦,哽咽着送给了李公子。李公子也把早已准备好的自己亲笔画的《嫦娥奔月图》送给了昭君。昭君展开画一看,上面画的嫦娥竟是她自己,而且画的是那样的隽秀和飘逸,看到此,昭君又一次泪如泉涌……最后,昭君带着李员外全家的情谊,一步三叹地离开了李庄。
    到了漠北,单于封她为“宁胡瘀氏”。此后的几十年,长城内外,汉匈一家,但昭君永远也忘不掉在襄城李庄的一段情缘。而后来听说李大公子两年后不幸重病而亡,临终嘴里还念叨着“昭君,昭君……”。从此,她心里总是存着一个心愿:能早日回去看一看李员外一家,特别是祭奠一下英年早逝的李公子。然而,一直未能如愿。临终时,她嘱托她的孩子们,一定要把当年她在李庄穿戴的衣冠(她一直精心保留着)送回去,在李庄选一高处安葬,让她的灵魂永远萦系在第二故乡。其实,只有她自己明白,她真正梦牵魂绕的是那聪明可爱、多才多情的李公子及其可亲可敬的一家人。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