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等垕”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
“等垕”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1 9:14: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或许是因为神垕古镇的历史太过悠久,人们无法记得那些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不衰的美好,有些建筑,有些文化已渐渐地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总是很容易记得过往的痛苦之事,而忘记了这世间存在过的美好。
    驺虞桥
“这是什么桥啊,驺虞桥啊” 驺虞桥,其实对于外地人和年轻人来说驺虞桥(音yu),而对于神垕老人们来说这就是驺虞桥(音ya)
    驺虞,在典藉上有三个名字:一作驺虞(最常用),一作驺吾,一作驺牙.驺虞:明代《洪武正韵》“虞”收在四鱼部,牛居切,音鱼。神垕之出驺虞,乃在有明,是故可知驺虞之音读,自上古而下几同,即在获驺虞之时,亦呼之为“驺yu”也。
    驺吾:最早见诸典藉,在《山海经》:“林氏国 ,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此即驺虞之别称。《康熙字典》认为“吾”通“虞”,那么根据通假字原则,它们的读音就应该相同。所以如果看到“驺吾”,也应该读作驺虞zou yu。现代字典上标为zou wu,严格说是不太对的。
    驺牙:最早见诸《史记》,东方朔答汉武帝问:“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东方朔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根据史文记载,虞(yu)(ya)(wu)都是有迹可循。作为土生土长的神垕人,还是把驺虞读作“zou ya”,因为是老人们一辈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
    驺虞桥是神垕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桥,它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已有六百多岁的高龄,是神垕有记载最早修建的桥,但,在1957年7月10日,因洪水猛涨,大水冲进老街,因河底常年堆积的炉渣,而导致桥孔堵塞,洪水溢岸,万般无奈下,将驺虞桥的桥面建筑拆掉,2008年,为发展旅游事业,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社会各界人士捐助之下,在原址按原貌重新修复了驺虞桥。
    据说,驺虞桥的来历还挺传奇
    神垕镇东大街古称望嵩寨, 西大街称天保寨,一条肖河使两寨隔河相望,连接两寨交通的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名叫驺虞桥,该桥1957年被洪水冲毁,现有桥墩遗存。在2008年时,集资修建,青石板铺就。
    关于驺虞桥的来历,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神垕大刘山南出现了白虎,白质黑纹,不踏生草,不食生物,行则有两只斑斓大虎相随,望之悍猛,近之则非常温驯。神垕西寺有个高僧云游往返常骑着它,当时驺虞河之上没有一座桥 ,每到雨季,洪水泛滥,交通阻断,白虎常在河边驮人过河,人们对照《瑞应图》,白虎就是图上所说的瑞兽叫驺虞。
    瑞兽现世,即预示天降祥瑞。神灵保佑君主治国有方,可得江山永固之意。明朝周王朱木肃 听到瑞兽的呈报后,亲自到神垕访察,并下令制作笼子捕捉,结果三天也没有捉到。有一天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到半夜雨止,云开月明,瑞兽驺虞慢步自己走进笼子中,尾随的两只猛虎自行离去。周王将瑞兽驺虞献给明成祖朱棣,京城百姓争相观看朝拜,满朝百官纷纷上表庆贺,永乐皇帝大加奖励周王朱木肃,并下诏在大刘山前为瑞兽盖庙立碑,名曰“白虎庙”,在大刘山后白虎驮人渡河的地方修桥,桥名“驺虞桥”。因此当时这里盛传:“修起白虎庙,九岗十八窑”“山前白虎庙,山后驺虞桥”“宝山现瑞兽,宝地出宝瓷”,白虎庙被人尊称为神庙,庙前,庙后逐渐演变为神前、神垕,神垕之名由此名扬天下。
    有些文化,不该遗忘,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它们见证了神垕古镇千百年来的繁华,生活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只有不忘心中的本,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让神垕在未来继续绽放出专属于它的光芒。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