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班勇再通西域 父子青史留名
班勇再通西域 父子青史留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9/29 10:42:5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公元119年,曹宗派长史索班率一千人马屯驻伊吾,招抚诸国。鄯善王等心向东汉,立即前来归附。匈奴被激怒了,大举进攻索班,结果索班战死,鄯善王急忙向曹宗求救。曹宗知道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行,便上书请求朝廷出兵,彻底击败匈奴,收复西域。
    邓绥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众人都认为应该关闭玉门关,彻底放弃西域,只有班勇不同意。他建议朝廷派300人驻守敦煌,500人屯兵楼兰,扼守丝绸之路要道,让西域诸国看到东汉王朝的存在。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邓绥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只向敦煌派驻了300人。此后,匈奴又多次侵扰河西。公元123年,敦煌太守张珰冒死上书,称“若西域不守,则河西不能自存”,强烈要求再次统一西域。这时邓绥已经去世,汉安帝便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率500人西出玉门关,屯驻柳中城(今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
    次年正月,班勇率军抵达楼兰,安抚鄯善王,不久龟兹王也来归降。班勇遂调发河西驻军及龟兹等国兵力,两次大败匈奴。公元126年,匈奴再次远遁,西域局势稳定下来。除焉耆外,西域诸国皆归附。
    被诬免官最终功成身败
    班勇生在西域,“少有父风”,文武兼备。他仅用4年时间,就将与东汉隔绝10多年的西域再次打通,解除了匈奴对河西的威胁,可谓劳苦功高。然而,他的建功立业之路毁在了一桩小小的阴谋上。说白了,就是在攻打焉耆的时候,班勇被人下了套。焉耆王元孟本是班超立的,按说应该早早归附,可班勇平定诸国后,元孟还迟迟不肯行动。于是,公元127年六月,班勇上奏朝廷,请求出兵攻打元孟。此时汉安帝已驾崩,朝堂上坐的是年少的汉顺帝。他同意了班勇的请求,并派敦煌太守张朗出兵,一起进攻焉耆。班勇与张朗约定,自己率西域诸国之兵4万人走南道,张朗率河西之兵3000人走北道,两路人马按约定日期在焉耆城下会师。
    其实,按班勇手头的兵力,很轻松就能拿下焉耆。张朗的“助攻”只是锦上添花,并不影响大局。然而,张朗不这么想。他是戴罪之身,迫切需要一次战功来洗刷罪责,哪怕因此牺牲班勇,他也在所不惜。张朗在约定日期之前抵达焉耆,没等班勇赶到就提前发动了进攻,迫使元孟投降。他进城受降而归,因功得以免罪,班勇则因为这次“迟到”,被朝廷召回洛阳,下狱免官。蒙冤的班勇没有东山再起,他后来得到赦免,不久老死家中。今天的孟津县班沟村绘有班勇像,山上还有藏兵洞,相传与班勇有关。西域在东汉时经历了“三绝三通”,前两次是班超打通西域,第三次则是由班勇完成的。从班勇开始,东汉朝廷不再设置都护府,而是以西域长史代行西域都护一职。
    班超的长子班雄世袭定远侯,班雄的儿子班始娶了阴城公主。阴城公主骄奢淫逸,与男宠在帷中取乐,还逼班始跪在床前观看。公元130年,积怒已久的班始拔刀杀了阴城公主。结果汉顺帝大怒,将班始腰斩,班始的兄弟姐妹也惨遭杀戮。
    班家就这样没落了。不过,班超和班勇父子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作者:张广英 孟璐 责任编辑:12301-4)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