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驺虞之“虞”到底该咋读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9/7 16:30: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禹州神垕于明永乐间曾出瑞兽驺虞,以其载诸国史,遂为神垕宣传所重。然而驺虞之“虞”,或读如“于”,或读如“牙”,莫衷一是。一兄职辖神垕瓷业,欲一正之,嘱予考究其实。遂作此文。
“驺虞”之初见典藉,当为《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毛诗正义》引毛传曰:“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另引陆机云:“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躯,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应信而至者也。”——今人有将此“驺虞”释为司狩之官者,误甚。
出自《诗经》驺虞
而这种瑞兽,在典藉上有三个名字:一作驺虞(最常用),一作驺吾,一作驺牙。
驺虞之“虞”的音读:
虞:《说文》五俱切。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唐韵》遇俱切,《集韵》、《韵会》元俱切,音愚。
明代《洪武正韵》“虞”收在四鱼部,牛居切,音鱼。神垕之出驺虞,乃在有明,是故可知驺虞之音读,自上古而下几同,即在获驺虞之时,亦呼之为“驺yu”也。
出自《山海经》驺虞
驺吾:最早见诸典藉,在《山海经》:“林氏国 ,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此即驺虞之别称。《康熙字典》认为“吾”通“虞”,那么根据通假字原则,它们的读音就应该相同。所以如果看到“驺吾”,也应该读作驺虞zou yu。现代字典上标为zou wu,严格说是不太对的。
驺牙:最早见诸《史记》,东方朔答汉武帝问:“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东方朔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此物之所以叫驺牙,东方朔的解释是:它的牙齿前后一样,整齐若无牙,所以称之为驺牙。学术界皆认为此即瑞兽驺虞,因此又将“驺牙”视为“驺虞”之别称。
但是另据《史记索隐》注:“方朔以意自立名而偶中也。”意思是说,东方朔未必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不过是瞎猜而偶然碰上了“驺”字,又投武帝之好而附会此物“远方归义则见”,恰好跟驺虞相似。后人因此而别称驺虞为驺牙,实为以讹传讹。况且驺虞似虎,而驺牙似麋,形体相去甚远,当非一物亦明也。
所以,阅读古代文献,见其行文为“驺虞”,则读“驺yu”。行文为“驺吾”,亦当读“驺yu”,读“驺wu”则不严谨。行文为“驺牙”,则当读“驺ya”。若行文为“驺虞”而读“驺ya”,即大误矣!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