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李擢,还记得我吗
李擢,还记得我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9/4 10:30:5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唐代“洛北惠林寺”可真是个出故事的地方!
    咱们此前在《三生石上旧精魄》里讲过的发生在这里的李源和圆观的故事,是“三生石”故事的源头。这不,唐牛僧孺的《玄怪录》又说这里还发生过李沈和李擢(zhuó)的故事。两个故事的内容有点儿相似,但情节各有千秋,对比着读一下,可加深对神奇的“洛北惠林寺”、洛阳深厚文化积淀和缤纷志怪文化的了解。
    李兄,我乃冥官
    李沈是陕西人,父亲曾受过唐朝叛臣朱泚(cǐ)的恩惠,因此被杀。李沈死里逃生,隐姓埋名,后来天下大赦,他才敢重露真面目。跟《三生石上旧精魄》里的李源一样,看透世态炎凉的他“以家产、童仆悉施洛北惠林寺”,自己借住在寺里,读书弹琴,聊以度日。
    这期间他与处士李擢成了朋友,两人情好日密,遂成刎颈之交。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秋的一天,李擢告诉李沈:“我有事要到商丘一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你能泛舟送我一程吗?”
 “沈闻其去,离思浩然,遂登舟。”走了一段行程,李沈将要上岸告别,李擢恋恋不舍:“我们兄弟的情分难道就此完结了吗?”李沈不忍,继续随舟前行,一直送到睢(suī)阳。
    晚上,李擢和李沈让小船靠岸,两人坐在汴堤上聊天,月明皎皎,秋凉如水,李擢徐徐开口:“李兄,你觉得我是什么人?”李沈答:“辨博之士也。”
 “非也!”李擢说,“我乃冥官,以前做阴府的洛州都督,所以能一直在洛阳跟兄长同游,现在我要离开阴间托生于阳世,之所以一直邀你相送,是有事相求。”
    李兄,我要去投胎了
    李擢说,他将要托生在附近胡村一户人家,他未来的母亲已经怀孕五年了,至今还没有生产,家里人认为这事儿不祥,倾尽家财求神拜佛,但无济于事。
    “兄可往其家,书朱‘产’字,令吞之,擢即生矣。”
    李擢告诉李沈,他生下来后,主人会奉绢为谢:“你可拿绢走人,等到我三岁的时候,再来看我。”
    李擢继续交代:“晚上你要陪着我,等到夜深人静周围无人时,可抱着我走到僻静的地方,轻声呼唤‘李擢,还记得我吗’。这时候我会哭,我一哭你就打我屁股,不停地问我,时间一长,我就会有一点儿醒悟,你再跟我说惠林寺以及咱们在洛阳宴游的事儿,这时候,我就会彻底醒悟,我身上的罪业也会消除得干干净净,以后会大富大贵,但兄长你以后就不会再有悠闲从容的生活了。”
    李擢捎带着说了李沈的运势:“你现在名声显赫,不久就会被朝廷任命为大官,但你不要去,去了就不能长寿了。”
    李擢,为何见我却不认我
    第二天,李沈上岸寻访,果然有一个胡村,他来到那户有孕妇久孕不产的人家,“叩门求憩”。当家的是个八旬老翁,请李沈进门入座,“面有忧色”。
    李沈问其忧为何事,老翁答儿媳妇怀孕五年不生产,李沈说他有办法。
    老翁当即将儿媳妇叫来,李沈装模作样地号过脉,说:“怀的是男孩,特别聪明,因为有非常之才,所以不按常理出生。”他让人赶紧准备好生产的一切用品,而后执笔念念有词,写下一个大红的“产”字,让孕妇吞下。刚吞下去,孕妇就有了反应,一会儿男孩就出生了。
    老翁大喜,奉绢三十匹为谢,李沈告辞,辞前留言:“这孩子不是一般人,三年后,我会来为他算命。”
    三年后,李沈再次来到胡村那户人家:“希望能让三年前生的那个孩子陪我一宿,我好给他算命。”老翁喜而许之。
    夜深人静,李沈抱着孩子来到僻静处:“李擢,还记得我吗?”孩子吓得哭起来。李沈照着小屁股就是一巴掌:“李擢,为何见我却不认我?”他反复问了好大一会儿,孩子忽然开口了:“李兄果然来看我了。”李沈于是说起惠林寺,说起两人一起在洛阳的事儿,孩子终于笑了:“擢一一悟矣!”
    次日,李沈告诉老翁:“这个孩子将来是个贵人,一定要好好抚养。”
    老翁大喜,又奉上五十匹好绢,李沈收绢告辞而去。

(作者:陈旭照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宋太宗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