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王黼的那些事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22 9:01:2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投靠梁师成 官运亨通
蔡京之外,王黼还投靠了大宦官梁师成,《东都事略》中载“梁师成与黼连墙,穿便门往来”,梁、王两家的墙连在一起,在墙中开门,相互来往,外人不得而知。
梁师成是个有来头的人,自称是苏东坡的私生子,苏东坡被列入“元祐奸党”,诗文遭到全面禁毁,他非常来气,跑到赵佶面前铿锵有力地质问:“先臣何罪?”
也正是他的积极行动,才使苏东坡的文章得以保全。
梁师成原本在书艺局当差役,其本性黠慧,在书艺局混得长了,也略习文法、诗书,成为太监队伍里的高级知识分子,得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导御旨。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差使,因为皇帝的所有御书号令都经他手传出来颁告天下。梁师成深知宋徽宗赵佶懒得管理政事,就豢养了一帮文人苦练赵佶的“瘦金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拟圣旨下传。外廷人不知底细,也就不辨真伪,全部遵照执行,梁师成由此权势熏天,京师百姓称他为“隐相”。
对于这位天王级的实权大人物,王黼毕恭毕敬,以父礼侍奉,称为恩府先生,从而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从通议大夫到少宰,连跳八级,“宋朝命相未有前比也”。
他还曾倚仗梁师成的权势,霸占门下侍郎许将家的住宅,将许氏一家包括家眷奴仆全部强行赶走,路人为之激愤不已。
卖官鬻爵 富贵奢华
王黼也因此权倾一时、富贵奢华。
他“公然受贿赂,卖官鬻爵,至有定价”,当时有歌谣唱他定出卖官的价位,云:“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他的儿子王闳孚不过才14岁,就升为待制,京都百姓背后叫他“胡孙待制”。
他还利用手中的权势广求子女玉帛,设置应奉局,自兼提领,以进贡皇帝为名,苛取四方水陆珍异之物,据为己有。
《齐东野语》称:“王黼盛时,库内黄雀蚱自地积至栋,凡三楹。”
据说,他的住宅后面有一座寺院,寺院里的僧人每日从宅沟里滤取从他家流出的白饭,细心地将之洗净晾晒,“数年积成一囤”,到了战乱饥荒时,取出这些干饭,“用水浸蒸熟”,救活了不少人。
如此奢侈豪华,王黼还觉得意犹未尽,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一天,他终于悟出来了,自己还需要一样东西。
那天,他在相国寺行香,看见一篇文章下面题着太师、鲁国公蔡京的大名,不由面露羡慕之色,赞叹道:“想不到蔡太师有许大官职!”
这就是王黼的终极人生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和蔡京比肩同坐。
失宠被杀 咎由自取
宋钦宗赵桓为太子时,厌恶王黼的所作所为。郓王赵楷受宠,王黼暗中替他筹划争夺太子位。皇孙赵谌为节度使、崇国公,王黼认为赵谌只能任观察使,召宫臣耿南仲讲明自己的意图,让他代替太子起草辞去赵谌官职的奏书,赵谌竟被罢官,王黼想以辞赵谌官职来动摇太子的地位。
(作者:书友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