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古人如何相亲
古人如何相亲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20 9:12:2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今天是5月20日,因其谐音“我爱你”,被人们称为“网络情人节”。如今,许多大龄青年不是正在相亲,就是走在去相亲的路上。很多“剩男剩女”还为频频被家长逼着相亲而陷入深深的烦恼当中,视相亲为家庭“公害”。说起来,相亲起源于宋朝。宋朝之前,或许有个别相亲的行为,但将相亲定为缔结婚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始自宋朝。
    宋代时出现了相亲
    相亲的出现,应该说是一个进步。古人结婚,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的法规也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一桩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合法的。
    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通常被当成“包办婚姻”的渊薮。但是,宋代人缔结婚姻,在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法的同时,又引入一个相亲的环节,请男女双方先见个面,如果两个人不合意,便停止说亲。换言之,因为有了相亲的环节,年轻人对自己的婚事取 得一定的自主权,并非全然由家长说了算。
    那么宋代人是怎么相亲的呢?说起来,过程还有些“火爆”。
    《梦粱录》记载,媒人说亲之后,“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二匹,谓之‘压惊’,则姻事不谐矣”。
根据宋人笔记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宋朝人大致的相亲过程:男女双方约定时间见面,地方通常是女方家,或者在一个比较惬意的园圃、湖舫之内。男方要带着礼品。相亲时,如果男子觉得满意,就用一支金钗插到女子的发上,叫作“插钗”。如果男子没看上女子,就给女方送上彩缎二匹,叫作“压惊”,暗示这门亲事不成。
  “媒妁之言”不一定是“包办婚姻”
    明代冯梦龙根据宋话本《西山一窟鬼》整理的《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中,讲述了宋人相亲的经过。
    话说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有个叫吴洪的秀才,福州威武人,前往临安府求取功名,却不中。吴秀才闷闷不乐,又没什么盘缠,也羞归故里,只得在杭州州桥下开了一间小小的学堂。
    这一日,吴秀才正在学堂里教书,走进一个人来。来人是半年前搬走的邻舍王婆。王婆是个媒人,专靠做媒为生。
    王婆见吴秀才22岁,尚未婚配,就给秀才做媒。女方叫李乐娘,颇有姿色,又知书识礼,租住在旧邻舍陈干娘的家里。说亲的踏破了门槛,但李乐娘说,她只想嫁个读书人。
    吴秀才一听大喜,便托王婆说合。王婆离去,找陈干娘约好了日子,带着李乐娘来到梅家桥下酒店里,同吴秀才“过眼则个”,亦即相亲。
    那日,吴秀才换了件新衣裳,来到梅家桥下的酒店。到了楼上,见到陈干娘,吴秀才便问女方在哪里。陈干娘道:“在东阁里坐着哩。”吴秀才走到窗外,用舌尖舐破窗纸,看后说:“她不是人!”
    陈干娘说:“如何不是人?”吴秀才说:“分明是天上的仙女。”原来,那李乐娘长得“水剪双眸,花生丹脸,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意态自然,迥出伦辈,有如织女下瑶台,浑似嫦娥离月殿”。吴秀才都看呆了。
    吴秀才当即就“插钗”定下亲事,过了几天,便将李乐娘娶过门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宋朝人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一定就是“包办婚姻”,而是他们缔结婚姻的一个程序。
    清代婚俗中也有相亲环节
    这一相亲的习俗,一直沿袭至近代。清代蒲松龄整理的“聊斋俚曲”《琴瑟乐》,便是对清代山东淄博一带相亲婚俗的生动展示。
“园里采花,园里采花,忽见媒婆到俺家。这场暗喜欢,倒有天来大。爹正在家,娘正在家。若是门户对的好人家,祷告好爹娘,发了庚帖罢。”这说的便是媒人登门提亲的场景。
    亲事初步说定之后,便是相亲的程序:“媒人又来了,媒人又来了,说是婆婆要瞧瞧,明天饭时,候着他来到。故意心焦,故意心焦,人生面不熟,是待怎么着?嫂子来劝我,我只偷眼笑。”这说的是媒人说亲之后,男方家长前来相亲。
    相亲之日,“准新娘”很激动:“婆婆来相,婆婆来相,慌忙换上新衣裳。本等心里喜,装作羞模样。站立中堂,站立中堂,低着头偷眼望,看见老人家,倒也喜欢像。头上脚下细端详,我也偷眼瞅一瞅。槽头买马看母子,婆婆的模样倒不丑。”
    跟着“未来婆婆”来的还有“准新郎”,两个年轻男女也相互偷偷打量:“那人装娇,那人装娇,往我门前走几遭。慌得小厮们,连把姑夫叫。他也偷瞧,我也偷瞧,模样俊雅好丰标,与奴正相当,一对美年少。”一桩亲事就这样成了。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襄县台官李
下一篇: 白塔寺郭村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