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西湖上的诗意人生
西湖上的诗意人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4 16:45:1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韩维的一生,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西湖的知己,西湖是他诗情的舞台。
    1 
    韩维在颍昌(许昌)做知府时,春季在西湖备上十人宴席,每天把公务交付完毕,就来到湖上。他派人在湖边邀请游客入席,满员为止。有人问:“你不问一下客人身份就邀请,喝酒有什么趣味?”韩维道:“年轻人怎能明白!我可以等待与知己饮宴,但春光不会等我。”
绿波荡漾的西湖,留下了韩维多少快乐!青年时期,他在西湖边度过了充实的读书时光;游宦时期,西湖是他歇息精神的家园;退休之后,西湖又承载起他对人生最后的思索。
    他的家原本在东京汴梁。韩亿父子有四人官至宰辅,名声显赫。作为韩亿第五个儿子,韩维曾历经四朝,参与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北宋政坛留下了深刻影响。
    青年王安石结交韩维才走入政治中心,而韩维对于新法的态度,是导致王安石罢相的重要原因。 
    韩亿辞世后落葬长社,韩氏兄弟从此把许昌当作家乡。王安石变法之后,范镇、范纯仁、崔立、苏辙等名士清流相继定居许昌。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许昌开启了文化史上又一个繁盛时代。西湖,是许昌文士的活动中心;韩维,是西湖当之无愧的主人。
    “云薄翠微外,禽归莽苍前。上公宽礼数,清醉亦陶然。”晏殊镇守许昌时,青年韩维随侍左右,泛舟西湖,诗歌应和。“双管龙吟清彻汉,四弦莺语巧回春。樽前不用存形迹,同是乡闾白发人。”晚年的韩维与友朋会聚西湖,面对依旧醉人的风景,话不尽人世沧桑。
    西湖之美,美在人情。西湖为许昌人开辟了领悟自然的门径,风景也因人而生动。“画舫新成水拍堤,悲丝急管韵参差。吟风啸月年年事,未省曾经兴尽时。”画舫、丝管、诗歌,是生命张力的展现,是人与自然的对语。
    “惊鹭飞鸣避画桡,游人笑语过朱桥。贾家园里花应谢,绿遍墙头野杏梢。”游人与飞鸟、花木、墙园、画桡,都在风景之中。
    西湖之美,美在流动。西湖上的每一场聚会,都会留下季节的影像,刻下时光的印痕。他曾这样歌咏西湖的季节变化: “冰散玉珂微弄暖,梅含金粉巧矜新”; “花边鹭立红云里,林下人行翠幄中”;“败荷衰折水西流,极目清光好放舟”;“画舫新成水拍堤,悲丝急管韵参差”。
    他避过了萧瑟冬景的描画,不忍面对流光。 
    2 
    当时的许昌城内外,不乏名园好景。诗情所系,都会留驻韩维的脚步。卞家花园已经荒废,但花木多情,径自开放。“野圃无人到,秋风共子行。花临流水落,草上废台生。气晚才看菊,天寒不见莺。幽闲固多味,浊酒讵须倾。”
    他曾再访襄城高阳山,诵读留在壁间的旧作。梅花依旧,如同故知。“庭下早梅惊喜客,门前垂柳欲啼莺。追攀梦境终何得,识取家乡旧路行。”
    为了赏梅,他可以远足高阳。而为了让他领略早梅的意趣,友人也曾不远千里,折梅相寄。
    东风雪飞度清淮,淮边野梅撩乱开。想君此时驻征骑,题诗折花思悠哉。缄封千里到此地,桃杏芳意都未回。岭头奇艳忽照眼,不待驿使传枝来。清香满把愧佳赠,欲赋岂敢空衔杯。
    ——韩维《答辛子庄惠梅花之什》 
    北宋时期,西湖展江亭并非孤单的景观,而是一个院落。展江亭下,春日的海棠艳如云霞。西湖之上,韩维看尽了人生的繁华。
    “昔年曾到蜀江头,绝艳牵心几十秋。今日栏边见颜色,梦魂不复过西州。”少年时期的韩维,曾经跟随父亲在四川生活过,海棠的色调从此沉入韩维的记忆,成为一生的至爱。绚丽的花朵如同漫卷的云霞,与他的梦想一同舞动。“莫怪晚来觞屡釂,白头判得醉流霞”。
   许州城里还有一树海棠,在他梦魂深处。好友崔象之身后,宅院易主。但他仍然岁岁前往,携带一壶酒花下独酌,兴尽而去。海棠一生震撼着他的视觉,催促着他的灵魂。
    “而今得向君家见,不怕春寒雨湿衣”。若有蒙蒙细雨适时而下,会使飞扬的花瓣莹润晶亮。而韩维,将听凭花雨打湿衣衫。
    3 
    韩维许昌家中有一座凉堂,深达七丈,盛夏时节,他还是溽热难当。一天,他问一位访客:“郊外凉爽吧?”客人答道:“凉。”韩维不理解。客人说:“老百姓没有修檐大厦,也享受不到衣冠车马,胸无他念。挟一把蒲扇,持三尺木床,跟随树荫东西移动,就能得到凉爽了。”话还没有说完,韩维叫道:“我心已凉!”
    他执着于生活的意象,也听得进理性的声音。他过生日,歌颂褒谀者甚众。崔象之的儿子则献上警语:“衣锦荣名虽烜赫,挂冠高节莫因循。”韩维再三感叹:“非君谁为我言!”于是上书告老,归隐西湖。
    共喜忘怀势利间,每逢嘉景便开颜。梅花冒雪轻红破,湖面先春嫩绿还。浮蚁浓来当为釂,冥鸿高举不须攀。我惭习气欢狂在,未及仙翁一纪闲。
    ——韩维《和景仁同稚卿湖光亭对雪》 
    他曾经长期研讨禅学,与程颢、程颐等人反复论战,意图寻找精神的依归。但他没有执迷于玄言,始终寓心怀于诗情。济世富民的念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生涯。
    苏轼曾经劝慰泛舟西湖的韩维,对他的政治品格给予高度评价。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犯时独行太[畏] [岈][田][田][田][岈],回天不忌真药石。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苏轼《上韩持国》
    “空门欲问君何得,灭色终非我所能。岑寂欢狂均有待,无相与处是良朋。”群居与独处之间,韩维找到了自我。此时的韩维,才能更好地品味西湖的四季吧!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高宗顿悟瓦作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