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嗣宗: 勤政爱民 政绩突出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17 9:00: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河州地处西北边陲,远离北宋政权统治的中心。为了加强对边远州军的控制,宋太宗时常会派武德司(后更名皇城司)的将卒充当特务,秘密去侦察河州等地的动静。当时一名化了妆的武德卒被俘虏,王嗣宗经过一番审讯,得知他是太宗亲自派遣的密探,就下令把他抓起来,戴上枷锁械送到京师开封。他同时上奏说:“陛下不委任国家贤俊之士,却依武弁为耳目,偏听偏信,这种做法不高明,我不敢苟同!”太宗对王嗣宗骄横的语气很不满,一怒之下又派专使去逮捕王嗣宗,并罢去他的官职。
不久,太宗大赦天下,王嗣宗也得以复官,改授秘书丞、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通判。宋代,茶、酒、盐等生活必需品都是由国家专卖,不允许民间私售,每年的榷茶、榷酒、榷盐收入在国家财税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嗣宗在任职期间却发现,澶州官府专门用来卖酒的容器偏小,每斗比太府寺规定的要少三升。法律规定:民间私自酿酒三石以上要被处以死刑。既然地方官府容器偏小,若用它来衡量,一些私自售酒不足三石、原本不该被处死的人,也会面临杀头的危险。而且,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澶州,其他诸路州军也有类似的问题。王嗣宗上书朝廷,详细诉说了地方官府在榷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朝廷下诏各地,全部按省斗(即太府寺所定的斗)标准来量刑定罪。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拆毁神庙 利国利民
在古代,人们由于对许多自然现象缺乏认识,就产生了宿命的思想,相信上天的意志,迷信鬼怪神灵,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也很普遍。可王嗣宗却偏偏不信,他在担任江浙荆湖发运使期间,听说扬州、楚州地区的老百姓有病不求医,而是去窄家神庙求神拜佛,很多人因延误救治时间而死亡。于是,他就派人拆毁窄家神庙,同时选择一些治病良方,将其刻石于州门上,劝老百姓有病要就医,使当地的民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真宗朝,王嗣宗出任邠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邠州境内有一座卧龙王庙,一到冬天,州内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要前去庙内烧香拜神。西北地区的冬天风雪交加,特别寒冷,衣着单薄的穷苦家庭里的老人、小孩往往因饥饿寒冷而倒毙于途中。卧龙王庙为何有如此大的诱惑力,能吸引民众不顾生命安危而趋之若鹜呢?
据说,卧龙王庙能够显灵,白天供奉的祭品每到夜晚都会被全部吃完,就连前几任的知州在上任前也要先到庙内拜神。王嗣宗当然不相信,他认为这一定是庙祝在捣鬼,但要破除百姓对卧龙王庙的迷信,还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王嗣宗经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找到了遭遗弃的庙祝的妻子,从她口中了解到了实情。原来,卧龙王庙正殿后面另建有一个密室,密室地下有一大洞,里面饲养了一群专吃祭品的狐狸。所谓“神已享用”的祭品实际上是被狐狸吃光了。
在掌握了确凿证据后,王嗣宗便选定一个日子,召集附近的州民相聚于卧龙王庙,然后打开密室,将燃烧的柴火扔进密室下的地洞里。顷刻间,洞中的狐狸纷纷往外逃窜,全被聚集的民众擒获,杀戮无遗。州民得知实情后大呼上当,王嗣宗就当场命人拆毁卧龙王庙,危害民间的又一祸端被革除。
王嗣宗揭发种放沽名钓誉,向朝廷要官做;揭穿骗局,拆毁窄家神庙和卧龙王庙,这些举措都称得上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拥护。民间百姓编了顺口溜来称赞他的义举:终南隐士声名歇,邠上妖狐巢穴空。二事俱输王太守,圣朝方信有英雄。
王嗣宗不信鬼不信神,他得病后看见家人依照旧俗烧纸钱,为自己祈神去病,就笑着对家人说:“世上有何等鬼神,敢向王嗣宗索取枉法贪赃钱财?”他敢于向鬼神挑战,这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朝为官 真宗眷顾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王嗣宗因为在发运使任上的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宋真宗的嘉奖,升太常少卿。第二年,迁右谏议大夫(从四品)、三司盐铁使,管理国家榷盐、冶铸等方面的财政税收,责任重大。针对当时冗费太多,国家财政已陷入困境的实际状况,王嗣宗提出了节省开支、量入为出的积极方案,得到真宗的认可与采纳。在这一方案中,王嗣宗特别针对朝廷在举行郊祀大礼时的浪费现象,列出了具体可省、并的项目,为国家节省十万六千件杂物器具的消耗,节省民力九万九千工。
王嗣宗每到一地都能勤政爱民,政绩突出。他先后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任职,仕至枢密副使,为国家最高军政机关的副长官,称得上是朝廷的“宿旧大臣”。王嗣宗又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身上的缺点也如同优点一样,十分明显。他性傲且狠,对人不够宽容,责人太严而责己过宽。
按宋制,官员年七十就要致仕(退休),王嗣宗在任御史中丞期间,宋白、郭贽、邢昺等老臣年过七十,却不主动上书请退,他非常不满,多次上奏要求真宗降诏,责令他们致仕。可是,等到自己晚年疾病缠身时,却又留恋仕途,“徘徊不去”,遭到大臣们的非议。他自己也曾对人说:“我平生唯不愿退休一事,未能免舆论非议。”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王嗣宗病逝,享年78岁。真宗闻讯十分悲伤,下令文武百官辍朝一天,以表示对他的悼念。
真宗眷顾王嗣宗,赐谥景庄,并颁诏录用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外甥为官。
[1][2]
(作者:书友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