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国字号”活动领衔 2025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打造文化盛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7/23 14:47:56 来源: 点击次数:
八大“国字号”活动领衔,2025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将为您带来精彩的文化体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殷殷嘱托,郑州市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民为中心,自2021年起推出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成为我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郑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落实省委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相关部署,郑州正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作为年度文化盛事,本届黄河文化月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核心主题,深度融合“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定位,通过“国字号”活动引领、文化遗产保护、群众参与互动三大板块,打造兼具国际影响力与民生温度的文化盛宴。
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讲好郑州文化故事,培育独具特色的文旅文创旗舰劲旅,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2025年黄河文化月将集中呈现12项重点活动及十大群众文化项目,全方位展现郑州文化底蕴,助力打造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国字号”活动矩阵升级,彰显文化标杆地位
6月7日至14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古筝、管乐(铜管)全国选拔赛在郑州圆满举办,就此拉开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序幕。
本届文化月共引入8项国家级重磅活动,数量与层级创历年新高。其中,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将于7月28日至8月2日举行,该活动吸引了全国170支团队、5000余名4至16岁少年儿童参与,预计带动2万名观众及陪同人员汇聚郑州。
为繁荣音乐创作,展示近年来全国声乐艺术在创作、表演、教学及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唱响黄河”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届全国声乐展演将于8月10日至15日在郑州举行。届时,120余位全国知名歌唱家将齐聚郑州,以“黄河”为主题,献唱时代乐章。
郑州作为《诗经》重要发源地及杜甫、白居易等诗坛巨匠的故里,拥有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由中华诗词学会、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主办的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在郑州举办,作为黄河文化月重要活动,该论坛已连续举办两届,搭建了高规格学术交流平台,累计吸引4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诗词与传统文化、音乐创新、少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提出AI技术赋能传播、音乐诗剧创作等实践方案,持续推动诗词文化守正创新。
此外,“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全国网络文学“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采风创作活动、“秀我中国”创作者大会等活动将从影像、文学、新媒体等多元维度,创新黄河文化传播载体,让历史文脉跃动于时代脉搏。
聚焦文明探源,活化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本届黄河文化月突出“文明根脉”,通过两大考古研讨会深挖历史底蕴。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的“裴李岗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郑州举办。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揭示郑州在早期文明进程中的核心地位。裴李岗人长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活动将强化成果转化传播,通过实物展示、专家解读,让裴李岗时代的聚落形态、技术文明等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激发公众文化认同。
10月中下旬,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迎来国内外夏商文化研究学者50人,通过学术研讨交流,深化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都城核心地位的认识,系统揭示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位。为强化遗址展示利用,同步策划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贵族墓地等考古成果展,推动学术资源向公众教育转化。为扩大郑州文物遗址的传播声量,黄河文化月期间还将通过微博话题、短视频等形式,开展“致敬考古人”“唐青花故乡”系列活动。
此外,同期举办的“丝绸之路·黄河:巩义石窟”摄影艺术展,也将用镜头语言诠释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2025微博文化之夜活动也将联动敦煌、龙门、云冈、麦积山石窟等文化IP,探讨中华文明瑰宝的保护与出海路径。
民生导向贯穿全程,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为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市民,今年黄河文化月将“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纳入统筹。活动涵盖舞蹈、合唱、戏曲、书画、太极拳等,覆盖城乡社区,搭建起文化惠民桥梁,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活动期间,还将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进一步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激发社区文化活力,让黄河文化深入人心,真正实现文化为民、文化乐民。
值得关注的是,2027年第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终评及颁奖活动将落地郑州,本届文化月已启动前期预热,将开展系列戏曲普及活动。
持续百余日的山河艺术节·中国戏剧梅花奖精品展演计划推出102场中外文艺演出,其中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开展专场表演;组织公共活动36场,涵盖公益讲座、艺术展览、市民共创等,打造“郑州有戏”惠民文化品牌。
作为践行“两高四着力”的文化实践,本届黄河文化月通过国家级活动与在地文化资源的深度耦合,不仅为郑州建设人文之城注入新动能,更搭建起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平台。活动中“学术研讨+大众参与”“传统底蕴+现代表达”的双轨模式,既彰显了中华文明探源的严肃性,又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激发城市文化活力。随着系列活动的陆续开展,郑州正以黄河文化为纽带,加速构建“立足中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传播格局,让黄河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具影响力的时代光彩。
(作者:苏瑜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