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寺、庙、祠、观、庵有何不同
寺、庙、祠、观、庵有何不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3/27 11:07:45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寺 古代专指皇帝行政机构,例如大理寺,是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部门。自北齐设立后,历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寺”有“持续,相续”之意,皇帝希望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中国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最早是皇帝安排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所以寺是办事机关,教育机构。
    庙 庙的历史比“寺”更久远。古人祭祀天地鬼神的场所称作神社(土地庙),汉代以后,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原始的神社演变为祭奠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庙。例如武侯庙、关庙、岳王庙、龙王庙、妈祖庙、山神庙、城隍庙等。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有庙字的俗称。
    祠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因此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多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民间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修建“生祠”。
    观 观多指道教宫庙,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最为直接的关联。道教为什么重视天文学?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有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此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说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庵 庵,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斋名)、“影梅庵”(明末清初学者冒襄的书斋名)。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