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公主 (资料图片)
公主使计拒婚
公元499年二月,差不多也是这样一个迎春花开的时节,北魏彭城公主轻衣简行,秘密离开京都洛阳,去外地找出差的皇帝哥哥告状:“嫂子背着你跟别人私通,你管不管?”
她的哥哥,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用名拓跋宏)。她的嫂子,是元宏的第二任皇后冯氏。
孝文帝闻讯“骇愕”,当即返回洛阳调查取证,幽禁了给他戴绿帽子的冯皇后。
彭城公主窃喜,因为她告状的目的达到了。倒不是她多恨嫂子,只怪嫂子管得太宽,非逼她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冯皇后的亲弟弟冯夙。
她得使些手段悍卫自己的婚姻自由。
孝文帝很爱冯皇后,爱之深恨之切,事发后迁怒于冯氏一族,公主与冯家的婚事自然告吹。
也曾委曲求全
彭城公主跟那些娇滴滴的公主不一样。她奔放、执着且忠于自我,知道婚姻是什么,也知道嫁给不爱的人是什么滋味。
拒婚之前,她曾结过一次婚, 只是丈夫死得早,她只得回到娘家,孀居待嫁。
冯皇后看中她的公主身份,想让她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强强联姻,光耀冯家门楣,孝文帝同意了。她以为小姑子也会同意。
北魏迁都洛阳后,样样都跟汉人学习。汉人不是说女子应该“从父兄”吗?妹妹当然得听从哥哥的安排。
谁料彭城公主相不中冯夙。《魏书》记载,“公主志不愿,后欲强之婚”。
彭城公主很愤怒。
她第一次结婚,就是被逼的。为了积累政治资源,哥哥将她许配给了南朝王室之后刘承绪。刘承绪“少而尫(wāng)疾”,即脊骨弯曲。彭城公主自然委屈,这段婚姻大概没什么幸福可言。
刘承绪去世后,彭城公主回到皇宫居住,避讳改称“陈留公主”(为叙述方便,本文仍用其旧称)。称号变了,人似乎也变了,第二次被逼婚时,她勇敢且机智地拒绝了。
巧与情敌周旋
不久,彭城公主遇到了自己的真爱:王肃。
王肃出身于南朝贵族琅琊王氏,才华过人,风度翩翩。南朝内乱时,他假扮僧人逃到洛阳,投奔北魏,得到重用,帮朝廷改革典章制度,闻名洛城。
有人见王肃单身,便为他与公主牵线做媒。
公主爱慕王肃的人品、才华,含羞带娇,风光出嫁。哪知成婚没多久,便有情敌找上门来。
原来,王肃原有妻子谢氏,两个人在逃亡时离散了。他以为此生再难见妻子,加上想在洛阳站稳脚跟,开始新生活,便另娶了公主。不料谢氏也是个奇女子,假扮尼姑,千里寻夫,来到了洛阳。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谢氏写了一首情诗《赠王肃》,盼丈夫回心转意,与她鸳梦重温:“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公主很郁闷:人家才是原配,我这公主竟然被“小三”了!咋办?让吗?
公主的选择是爱我所爱、活在当下。
她替王肃写了一首《代答诗》:“针是贯线物,目中常(一说恒)纴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委婉地拒绝了谢氏的要求。不过,她也没有赶尽杀绝,丈夫在洛阳建正觉寺安置“尼姑”谢氏,她默许了。
可惜这段婚姻也不长久,公元501年,王肃病故。公主再度成了寡妇。
此时,她三十来岁,风韵犹存,加之身份尊贵,武将张彝和文臣高肇都想娶她。
张彝直率豪放,有文化;高肇粗俗浅薄,小心眼儿。彭城公主眼不瞎,当然选择张彝。
高肇怀恨在心,死命中伤张彝,张彝气怒攻心,中风偏瘫。
爱情从不因你身份尊贵就网开一面,这公主也真倒霉。
至于她后来有没有再嫁,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在那样的时代,一个聪明女人,有如此鲜明的自我意识,无论后事如何,无论命运如何坎坷,她应该都能应对。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