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00年历史的许昌杜寨书会,你听过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14 15:42:3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杜寨书会的会首在封建社会一般由当地群众中德高望重、有一定经济实力且乐于行善的人担任。新中国成立前,书会的会首由村内的保长担任。新中国成立后,会首一般由村干部兼任。
“会首的基本情况和有关资料,有据可查最早的在清同治年间。”王文亭说。
杜寨书会自盛行以来经过200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覆盖面广。书会上的说书人来自五湖四海,有些来自南阳、信阳、周口、新乡、洛阳、驻马店等省内城市,有些来自陕西、四川、安徽等外省。艺人们有师徒班、父子兵、夫妻档,还有单枪匹马的;曲艺种类有河南坠子、评书、大鼓书、柳琴、三弦书等10余种;演出内容有传统剧目,也有艺人们自编自演的现代剧目。
第二个特征是表演场面宏大。杜寨书会正月十三是正会。这天,在杜寨村南隅,来自各地的成百上千名民间艺人说书竞艺。周围百里的村民也前来听书“赶会”,可谓人山人海、热闹壮观。
第三个特征是风格独特。来书会的说书艺人免费吃住,卖不出去书的还要给返程路费。“现在,政府和文化部门越来越重视杜寨书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给艺人路费。”杜留臣说。
到了正月十三这一天,杜寨村群众会停下手中的活儿,为书会提供各种方便。他们修桥铺路,腾出场地,供艺人们亮书、卖书,并召集人来维持秩序,保证会场安全,免费提供茶水、桌椅等。
继续摸清原生态组织管理形式
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杜寨书会源于感恩,是刘秀为报答说书艺人的救命之恩而形成的,其本身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书会上的演出内容有传统剧目《包公案》《岳飞传》等名人史传,也有艺人们自编自演的现代剧目。
王文亭说,杜寨书会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富,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深受群众喜爱。发掘保护杜寨书会,对促进中原文化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几年尽管有所发展,但停留在数量的扩张上,文化部分在停滞或者后退,影响力、竞争力都较弱,没有发挥杜寨书会以往在各方面表现出的核心作用,没有让这一文化产业发挥出应有的资源优势。”王文亭说,杜寨书会上传统曲艺所占比例很大,但是,由于现在对于传统曲艺的保护或者传承不够,所以书会缺失了很多经典传统曲艺。这些传统曲艺也因为自身创新不够,而使人们慢慢失去兴趣。另外,现代新兴的文化曲艺很少出现在书会上,不能满足各方面、各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这也是杜寨书会面临的问题之一。
对于杜寨书会的保护和弘扬,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和我市“非遗”专家一起,汇聚、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杜寨书会的历史发展变革及其原生态的组织管理形式,同时对书会建档立案,更加完好地保存、保护。
下一步,他们将广泛宣传其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其知名度,优化其发展环境,培养新人,传承书会艺术,并进行专业培训,拓展书会的曲艺种类和演出内容。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