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唐代洛阳诗人祖咏、王湾、刘方平
唐代洛阳诗人祖咏、王湾、刘方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6 10:28:1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田园诗人 祖咏
    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祖咏与王维友善。王维曾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从此诗可见祖咏流落不遇。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祖咏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归隐汝水一带。
    祖咏的诗很少反映社会问题,多表现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诗风属于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一派。如《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据《唐诗纪事》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照规定,应作成一首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几句就交卷了,考官问他为什么,他答曰:“意思写完了。”又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必画蛇添足。”足见祖咏极有个性。后人对此诗评价甚高。
    当然,祖咏也有格调高昂表达雄心壮志之诗,如《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全诗一气呵成,格调昂扬,从唐至清,评价祖咏诗作的人不少,都给予肯定与赞美。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词翰早著”王湾
    王湾(公元693年至公元751年),字号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被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他一生官职卑微,生活清贫,以读书写作为精神寄托。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不多,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为开元年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宰相张说的推崇,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作为文人学士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景象,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诗画俱佳 刘方平
    刘方平,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前期他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唐才子传》说他“善画山水,墨妙无前”。“无前”者乃“前无古人”也,这赞誉至少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画家。
    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多写闺情、乡思,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及《春怨》 《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如《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此诗写诗人在初春深夜中所见所感,清新而富有情致: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虫声透窗,一片生机。《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是一首宫怨诗,“金屋藏娇”是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汉武帝登基后,很快就忘了阿娇,也忘了他讲的话,致使阿娇常常泪流满面,夜夜难眠,用此典故,表明美人迟暮之感。《唐人绝句精华》称:此诗于时于境皆极形其凄寂,处在此等环境中之人之情如何,不言而喻。

(作者:朱宏卿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