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曹操的粮食安国梦想
曹操的粮食安国梦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2 11:35: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许昌“许下屯田”,通过屯田制度解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以粮食安全成就了霸业。
【屯田制的由来】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关于曹魏兴办屯田,史书皆有记载:是岁(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三国志》)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魏书》)起初招募人民屯田时,人民一怕得不到实惠,二怕军事编制的束缚,因此多有逃亡之举。于是曹操采纳了袁涣的建议,即变强迫为自由应募,新政策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屯田得以顺利进行。此外,曹操领导下的司空和丞相府也对屯田官起领导作用。
【屯田制实施的背景】
  建安元年的曹魏政权,正处于三面环敌,国内经济严重匮乏,东征东吴,南伐蜀国,可谓“鸭梨山大”,但是“蛮拼的”曹魏政权集团积极谋划发展方式,荀彧、任峻、枣祗、韩浩四位忠臣极力向曹操建议屯田制,以谋霸业。正值曹操与协助汉廷讨伐幽州叛乱的匈奴首领单于饮酒之际,四位大臣却借饮酒奢侈浪费为名,以“招待宾客都有些吃紧了”为由,为曹操“解此忧愁”,建议曹操在许“试行屯田之法”,以谋霸业。  “如今天下混战,民籍杂乱,更兼蝗旱灾害频繁。大部分地方有荒田而无民耕,而有民的安定之地又田亩不够,更限于流民籍贯不能官府授田。单以豫州为例,战乱以来百姓逃亡,十室九空几无产出,可垦之地何止万顷?不过是无人愿意来耕种罢了。大将军屡破黄巾,收青州之民百万,壮丁近三十万,虽然兖州叛变流散了一些,但大体上还是掌握不少流民的。还有在汝南破葛陂黄巾,又有归附之民若干。那咱们不如改军屯为民屯,募集他们来种田。迁青州流民至此,然后组织垦荒种田。还按照佃科的老规矩,官府租赁耕牛,按耕牛数目适当收粮,剩下的就给那些流民自己分了。这样既有了官家花销,也解决百姓无粮之困。”曹魏智囊团成员之一枣祗作耐心释义,以解曹操之惑。  任峻认真分析当局形势,把平定叛乱的原因归于吕布乏粮,指出屯田势在必行:“自遭荒乱以来,官民皆受无粮之苦。诸军割据并起,却无终岁之计,饥则寇掠,饱则弃余。因为没有粮食,瓦解流离、无敌自破的势力数不胜数。袁绍之师在河北仰食桑葚,袁术之众在淮南捕食河蚌。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咱们当初逐走吕布,虽然是兵戎得胜,但深究起来,吕布当时乏粮怯战,也是事实啊!”  “黄巾剿而不绝,根源在于无法自存只能劫掠。现在使其屯田耕种,也算有了营生。缴粮之余归自己所有,田地便与他们性命攸关,日后专事生产也不会轻易作乱了。还有,流民荒田数不胜数,即便朝廷不占,地方豪强也会侵占,不可让土豪与朝廷争粮争地,那也会滋生不臣势力啊。”智囊团成员荀彧对屯田制的实行效果也是信心满满。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四位大臣的忠心良言最终博得曹操欣然同意。
【屯田制度的大力推广】
  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设置了“屯田都尉”这一官职,进行行政的专人管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全面采取枣祗倡导的“分田之术”,即官府提供土地,收获的谷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对分。这样的剥削办法达到了积粮供军的效果,百姓虽然吃亏,但能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他们已经跟满足了。屯田制也就建立并向前发展着。  鄢陵县望田镇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清流河沿东部边界,流经花庄、邱庄、大王庄,流长约3公里。新沟河流经西部的郭寺、和刘、边王,南入清翼河,境内流长1.8公里。清翼河自西界掠过,水资源总量丰富,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寒,春暖秋爽,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706.1毫米,利于农作物生长。俨然成为曹操屯田的理想“试验田”。  在鄢陵县望田镇,至今遗存着望田台,历史悠久,远源流长。相传东汉末年,曹操许下屯田,构筑望田台,望田由此得名。望田文化灿烂。早在8000多年前,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据记载,曹操所筑“望田台”,台高10丈,地方50余亩,站在高台之上,极目远眺,方圆数十里良田美景可尽收眼底,至今,“望田台”遗址尚存,由于农垦开发和村镇面积扩大,目前,“望田台”呈龟背地形,现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高度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曹操构筑“望田台”后,各地军屯、民屯迅速兴起,其中,望田东北有几处村庄成为民屯典范,它们是靳屯、贝屯、陶屯和袁屯。望田正东1.5公里处的军屯也深受赞誉,因当时军屯对象以营为单位,后来发展成为农民的集散地,起名为杜春营村。兵粮充足,促使曹操军队迅速状大,为操练军队,培养精兵强将,曹操又在望田正北1.5公里处兴建了一座大型“练武场”,这便是武岗村的来历。曹操也很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经常组织部下夜间巡逻打更,今天的逊耕村,位于望田东5公里处,是当时的“巡更”营,后来“巡更”谐音演译为逊耕。望田地上有三国古迹,民间有三国故事,地下文物丰富多彩,蔡家遗址,边王遗址等至今完好,曾出土有汉瓷、兵器等,蔺庄汉井至今尚保存完好。
【屯田制实施的意义】
  汉魏之际,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大量流民食不果腹,一方面大片荒地无人开垦,而屯田制则可以把这些劳动力安置在国有土地上从事生产,从而充分利用了既定的生产资源。再者,建安屯田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军阀混战,归根到底打的是粮草。曹操军团积极地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实行屯田制度,不但粮草供应有了保障,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民运粮的沉重劳役负担。  三国时,屯田制的大力实施,既保证了军粮供应。也使流民有田可种。又使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极大地巩固了曹魏政权。可以说,曹操正式通过实施屯田制,以粮定霸业。用屯田方式,进一步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4)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