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行走相公庄 说说吕蒙正(伊河故事8)
行走相公庄 说说吕蒙正(伊河故事8)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0:42:5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古老的伊河,是一条流淌着许多故事的河流。
    正如历史一回眸,便能看见洛阳,在这里,伊河和洛河一起撑起了河洛文化的厚重,照亮了华夏文明的源头。
    行走伊河,你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
    寒窑苦读一书生
    伊河过龙门后,曲折流向东北,经过伊滨区佃庄镇相公庄村。
    相公庄村原名坞流村,之所以改名,是为了纪念北宋名相吕蒙正。
    在民间,人们对吕蒙正的故事并不陌生。元代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就写过一部《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简称《破窑记》)。虽说故事有杜撰的成分,但吕蒙正早年落魄是真真切切的。
    事实上,吕蒙正出身官宦人家。据吕氏宗谱及《宋史》等记载,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中身居要职。致使吕蒙正沦为社会底层人的,正是他的父亲吕龟图。
    当时,吕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只因父母的婚姻触了礁,年少的吕蒙正也跟着遭殃,被无情地赶出了家门。
    刘氏带着吕蒙正回到坞流村,栖身于寒窑中艰难度日。今天,相公庄村东边有一处破窑,中间立着一通碑,相传就是当年寒窑所在地。你在这里随便找村民打听,就能听到吕蒙正寒窑苦读的故事。
    相公庄村在伊河北岸,距龙门有数公里。据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记载,吕蒙正曾在龙门利涉院土室中读书,颇得僧人照顾。一天,他在伊河边见有人卖瓜,非常想吃却无钱买。卖瓜人看出他的心思,故意掉了一个瓜在地上,吕蒙正才得以“怅然取食之”。
    当上宰相后,吕蒙正特意“买园洛城东南”,在伊河边建噎瓜亭以纪念此事。
    状元宰相有气量
    吕蒙正是北宋第一位状元宰相。
    在洛苦读多年,吕蒙正声名远播。公元977年,30多岁的他考中状元。
    宋太宗赵光义对吕蒙正十分器重,特意为其题诗并赐宴。从此,宋代皇帝为新科状元题诗、赐宴成了定例。
    也许是苦尽甘来,吕蒙正仕途顺利,没几年就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初次上朝,有官员指着他议论:“这小子也当上参知政事了?”他装没听见,同事却很气愤,要问清那人的姓名。吕蒙正制止道:“知道了他的姓名,我就会一辈子记着,还不如不知道。”于是,“时人皆服其量”。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