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太行南麓“小延安”
太行南麓“小延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1/18 10:55:0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太行山南麓的西平罗乡,犹如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叹号,充满英武阳刚之气。它又像一座永久的丰碑,镌刻着中华民族共御外侮、威武不屈的抗战精神。
    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军很快攻占山海关、承德等地,进而逼近北平(京),悍然制造“七·七”事变,半年之内,南犯豫北。大好河山,沦入敌手。1938年2月16日,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入辉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加之鸦片为害、土匪蜂起、道门遍地,更使辉县人民雪上加霜。
    1938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七),日军踏进辉县的第一天,就制造了“孟坟惨案”,杀死无辜农民16人,强奸妇女几十人。在此后的数年中,日军在辉县制造了“太头”“小叶沟”“西大庙”“大北程村”等六七起灭绝人性的惨案。在薄壁西大庙后,日军用机枪射死无辜农民48人,罪恶之举,令人发指。奸淫烧杀之火燃遍全县,50万同胞陷入野兽魔爪之下。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南部开辟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将士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沉重打击和牵制了侵华日军。平型关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百团大战显示了八路军的军威,坚定了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冲天豪气显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送子参军、救护伤员、带领乡亲踊跃支前,成为千百万优秀太行儿女的光辉典范。抗日烽火燃遍了太行,燃遍了华北,燃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千仞万壑的太行山筑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铜墙铁壁,布下了歼灭日寇的天罗地网。
    1938年4月,为了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中共太南特委决定,派武装力量到太行山南麓的侯兆川,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向平原地区推进,建立豫北抗日根据地。这就是著名的“八路军豫北工作团”,也是“新辉获汲中心县委”的前身,机关设在辉县侯兆川中心的西平罗乡。从此,西平罗这个响亮的名字就永远镶嵌在了豫北抗日的丰碑上,被当地人誉为太行南麓“小延安”。它凝聚着豫北人民的抗日血泪,记载了当地人民为了抗日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西平罗,历经千百万年日月星辉,以其宽厚的胸膛,养育了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太行赤子。西平罗,如同光辉四射的丰碑,以其铁铸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日、争取解放的光辉历程。 面对凶恶的敌人,中共新辉获汲地方党组织及时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与日军进行殊死斗争,义不容辞地担当了领导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长夜难明赤县天
    日寇侵占辉县、获嘉、新乡县的七年六个月零三天,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共杀害三县抗日军民47520人,造成饥饿等非正常死亡24480余人,伤残19680余人,被俘21770余人,合计113460余人,占三县总人口49.5万的22.9%;烧房拆屋6.74万间,焚毁家具450万件,损失71.47亿元;掠夺物资价值369.57亿元,套购物资价值31.24亿元,征收各种税金7208.9亿元,总计损失8581.18亿元。 
    六月天兵惩腐恶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斗争。三县军民在七年半的抗日斗争中,共击毙日军1148人,俘获517人,击毙伪军1626人,俘获3131人;缴获大炮两门,小炮15门,掷弹筒22只,重机枪4挺,轻机枪167挺,步枪6737支,手枪127支,子弹274箱61690发,手榴弹320余枚,战马420余匹,电话机36部……战果赫赫。从上述数字中可能看出,抗战的残酷和白热化程度。
    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岁月里,驻在西平罗乡的八路军豫北工作团为了配合全国的抗日形势,根据中央指示,主要工作分为三个时期: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大体从豫北工作团成立到中共新辉获中心县委的恢复。这时,由于豫北工作团刚刚成立,人员较少,情况不熟。因此,主要是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做地方政权和各界代表人物的统战工作。工作人员手提石灰水桶,怀揣传单,宣传抗日救国。当时的口号是“人不离乡,手不离枪,鬼子来了不当差,不纳粮”。
    1938年7月21日,由于八路军129师赵支队和386旅陈庚部先后进驻辉县,率77团、772团,由林县进入侯兆川,当夜袭击了县城的日伪军。随后,刘伯承师长也进驻西平罗乡南平罗村,召开了排长以上会议,传达了中央指示。8月1日,刘、陈二位首长在南平罗村召开了8000多人大会,纪念“八一”建军节,号召军民团结起来,消灭日本法西斯强盗。此举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鼓舞了辉县人民的抗战情绪,从而为豫北工作团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