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在辉县市十八盘的峰峦岭脊、深谷沟壑之中原本没有道路可走,而且稀有人迹。有一牧羊人来到这里放羊,夜宿此山之中。忽一日深夜,牧羊人听到叮叮当当的凿石之声,疑是耳背听错了,便没有理会。但这叮当之声却连续不断,侧耳细听,似乎还有人语之声,牧羊人便想探个究竟。天亮之后,牧羊人顺着夜里声音的方向向前察看。但此时已是万籁俱寂,没有一点儿动静。到了夜里,这声音又响了起来。一连数日,天天如此。一日傍晚时分,牧羊人听到一片嘈杂之声,似乎有人在喊:“出来吧!出来吧!”牧羊人便壮着胆子说了一声:“出来你就出来吧,一直喊啥哩!”声音刚落,便听到“哗啦”一阵巨响。牧羊人急忙跑到响声处一看,只见一山坡的崖壁之处碎石分离,生生现出一尊巨大石佛像来。牧羊人一见,慌忙跪地,倒头便拜。此后,消息传开,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前来观看。人们认为,这是佛祖显灵,自现法身,前来保佑这一方土地上的生灵来了。因为“佛之天下也,慈悲以佐人,德化以感人者也”。这样,南来北往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渐渐地,在大佛的右边便走出一条南北通道来。这一条通道就成为有史以来辉县西北部山区与东南部平原地区的唯一通道。虽然“其道险矣”,但是“道险而可行者,佛恩之默保佑也”。
又过了不知多长时间,人们见大佛露天坐在那里,风吹、日晒、雨淋,已渐有剥落现象,颇觉不妥,便倡议捐钱,依山傍势,盖起了一座大殿,继而又修起了陪殿、陪房和山门,成为一处较有规模的佛殿建筑,名曰“大佛殿”。这殿究竟修于什么年代,不得而知。明代嘉靖丙辰年的《重修大佛殿记》记载:“十八盘下有殿,名曰‘大佛殿’。其基远矣!其远而未泯者,佛恩之无疆也。”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