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诗人”秦王丧黄泉
“诗人”秦王丧黄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0/18 9:57:57 来源:洛阳市旅发委 点击次数:

    历史的演变有时很奇特:一个朝代灭亡了,后来复国,竟不是来自嫡系后代,而是旁系子孙。东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光武帝刘秀算一位,接下来要算是后唐(公元923年至公元936年)的庄宗李存勖了。可李存勖在洛阳当皇帝仅仅4年,就被自己信任的艺人郭从谦杀了。
    《智囊》里的这则故事,说的是李存勖的大老粗哥哥李嗣源(李存勖父亲的养子)。
    李嗣源收拾了弟弟李存勖的烂摊子,做了皇帝(后唐明宗)。他的二儿子秦王李从荣的性格却不像自己那么踏实稳重,而是喜欢宏论儒学,还拉一些文艺青年建了诗歌群,经常赋诗饮酒。李嗣源总想找机会敲打敲打他。
    有一天晚上,李从荣从外面回来。李嗣源让人把他叫到客厅,手指敲着椅子扶手,半闭着眼问:“你下班后,都做些啥啊?”李从荣一愣,说:“闲暇时就是读书。”他看看父亲,接着说:“还有,就是与一些儒生们谈诗论道。”李嗣源睁开眼睛,看着儿子说:“我都60多岁了,大字不识一箩筐,对你那些孔孟之道不太明白,但还是喜欢听的。我以前看你爷爷(李克用)也喜好诗歌什么的。”他用手点着李从荣说:“不过,你家是武将出身,诗词啊,文章啊,那都不是我们要玩儿的。你整天弄这些个,也成不了专家学者,传到别人耳朵里,那都是笑话!”
    李嗣源虽然是个粗人猛将,但心思透亮,有智慧。他其实给儿子上了一课。
    他的这番话,有三层含义:一是务实。自己父亲(李克用)虽然也喜欢诗歌,但从务实的角度看,更需要在兵荒马乱之后的百废待兴时,做些对国家有益的接地气的实事。二是做事有专工。在一个尚武时代,李从荣作为将门之后,应该把精力放在研习兵法、精湛武艺上,而不是不合时宜地去舞文弄墨、赋诗饮酒。三是文武兼得,推崇经典。他不是一味崇武斥文,而是强调两者的兼得。
    李从荣听了父亲的话,闷着头不吭气。
    数年后,李从荣在父亲病危时,为阻止弟弟李从厚继位,在洛阳发动兵变。结果,这个喜欢当学者的李从荣被禁军乱刀砍死。父亲尚未咽气,自己倒走在了前面。他是一个典型的心有天高、命比纸薄的心浮气躁之徒。要不得。
    人们往往重视现象,而忽略常识。现象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但蕴含其中的常识或者道理往往只有一个,窥透这一点,便是智者。

(作者:沙宇飞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天津桥上凭栏望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