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天津桥上凭栏望
天津桥上凭栏望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0/19 9:45:38 来源:洛阳市旅发委 点击次数: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洛阳怀古》
    张养浩(公元1270年至公元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散曲家,尊称为张文忠公,诗、文兼擅,以散曲著称。
    《山坡羊·洛阳怀古》是张养浩的一首小令,可能是作者去关中救灾途经洛阳时所写的。这首小令的前六句,写作者在古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依栏远望,追念曾经叱咤风云、建立东汉王朝的刘秀及他的功臣们,流露出一种低沉哀婉的调子。
    天津桥,建于隋大业年间,曾是洛阳的一处繁华的名胜。作者来到天津桥上,俯视桥下,洛水滚滚不息地向东流淌着,抬头远望,舂陵的王气已不见。“舂陵王气”是关于刘秀的历史典故。《后汉书·光武帝纪论》载:“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舂陵,是个县名,在今湖北省枣阳县。汉光武帝的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曾封于此,故名。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认为望云气可以预知祸福吉凶。苏伯阿望见舂陵的“佳”气,“郁郁葱葱”,按照方士的说法,即是一种王者之气,预示此地将会出现天子。后来,果然出现了汉光武帝刘秀。现在作者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已不见舂陵之王气了,这地方恐怕再也出现不了刘秀那样的人物,而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那些文臣武将们,也早已成为古人。就连明帝刘庄为感念这些前世功臣而在南宫云台中绘制的二十八将的图像,也早已倾圮不存了,眼前看见的只有苍郁的树木和茫茫流动的河水。
    作者在曲子中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这也与当时作者的境遇相关。彼时,元代统治阶级残酷暴虐,社会统治黑暗腐朽,张养浩曾因直言政事而被罢官。写这首小令时,他虽被起用,但前途怎样,他无法预料。因此,作者发出感慨:“千古转头归灭亡。”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当时叱咤风云,但弹指一挥间,就归于灭亡,成为历史的过去。由此,作者认为“功”也罢,“名”也罢,都是短暂的,不会长久地保持。
    这首小令的情绪是低沉的,但作者并不是一味地表达消极的态度。他在之后路过潼关时又写了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针见血地抒发兴亡之感,揭示出兴亡后面的历史真谛:“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首小令遥相呼应,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绪。

(作者:舞月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