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装武侠剧,剧中人物多腰佩宝剑,要多威风有多威风。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里珍藏的战国青铜剑和战国青铜戈,虽然看起来锈迹斑斑,但在两千多年前可是杀敌兵器。
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时代战争频仍,为了获胜,当权者用珍贵的青铜铸造了大量兵器。因此,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消耗,青铜兵器的遗存量依然很大。
青铜剑始于商代,形状像柳叶,剑身较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工艺成熟,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在已出土的青铜剑中,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是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青铜戈横刃,装有长柄,是古代车兵作战时最常用的一种重要格斗兵器,能钩能啄,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一般认为,戈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的。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500年。
和青铜剑一样,青铜戈在商代大行其道,但到了战国晚期,由于铁制兵器的大量使用,青铜戈逐渐被淘汰,西汉以后难觅其踪。
青铜戈有多重要,可以从现在仍在使用的很多成语中看出:同室操戈、枕戈待旦、反戈一击等。如今它和青铜剑一起,经过岁月的涤荡消去了杀伐之气,摇身一变,从杀人的兵器变成了博物馆里的藏品,供人近距离欣赏。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