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谁得传国玉玺,谁就是真命天子?
谁得传国玉玺,谁就是真命天子?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0/13 10:57:1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网上流传的传国玉玺图案(之一) (资料图片)

    1 秦始皇琢玉为传国信物,命名“天子玺”
    作为国之重宝,传国玉玺的分量,通常只有九鼎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它是正统皇权的象征,在上百位帝王的手中流传了1000多年。奇怪的是,直到今天人们都很难说清它的样子。
    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儿不应该。
    确实,关于传国玉玺,有太多的不解之谜,而一些谜团在秦始皇的时候就存在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自称始皇帝,打算将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他让玉工精心雕琢了一枚皇帝玉玺,命名“天子玺”,作为传国信物。玉玺上的铭文,是丞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因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所以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命人雕琢“天子玺”,用的就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五代时,杜光庭在《录异记》中也说,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秦始皇将其“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不过,这枚玉玺只用了两年,就因一次意外而有了传奇色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至洞庭湖时,在湖上遭遇疾风恶浪。眼看龙舟就要倾覆,他急忙将玉玺抛到湖中,祈求神灵庇佑。湖面很快平静下来,玉玺却再也找不到了。
    八年后,秦始皇出行至华阴。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秦始皇的侍从说:“请将玉玺还给祖龙(指秦始皇)。”这人说完就不见了,玉玺又回到了秦始皇的手中。
    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关于传国玉玺的诸多谜团,在这里已经埋下伏笔:丢失玉玺的八年间,秦始皇以什么号令天下?这失而复得的玉玺,是原件还是仿品?
    在后世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中,有些称其为蓝田玉所制,铭文也有不同版本。也许,在丢失了用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玉玺后,秦始皇又命人用蓝田玉另刻了一枚,也未可知。
    2 汉传国玺曾引各方争夺,在洛阳失踪
    秦始皇去世后,“天子玺”先传秦二世胡亥,再传秦王子婴。公元前207年冬,刘邦入咸阳,子婴跪献玉玺,宣告秦亡。
    建立西汉王朝,先是定都洛阳,后迁往关中,秦王子婴所献玉玺一直与之相随,被称为汉传国玺。由于象征正统皇权,传国玉玺的命运早已注定,那就是要随着王朝的更迭而浮沉。
    比如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要代汉而建立新朝。当时皇帝幼弱,传国玉玺由太后王政君保管。她见王莽派人前来索要传国玉玺,怒不可遏,狠狠地将传国玉玺摔到地上。这一摔不要紧,传国玉玺有一个角破损了。王莽见状,急忙找来工匠,用黄金将玉玺的缺角补上,相传“金镶玉”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的。
    不久王莽兵败被杀,传国玉玺几经辗转,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所得。公元25年,这位“真命天子”定都洛阳,大兴儒学,使东汉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传国玉玺也在洛阳度过了一段较为平静的岁月。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青铜时代的兵器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