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南海自古属中国 东汉有史为铁证
南海自古属中国 东汉有史为铁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18 15:44:1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提倡“以孝治天下”

  杨孚在洛阳任议郎,当在汉章帝、汉和帝时期。

  他以直言敢谏而著称,曾多次上书汉和帝,要息兵安民,停止与匈奴的战争。同时,他极力主张以孝治天下,认为朝廷应尊崇礼教,规定士民遇父母之丧均服丧三年。

  汉和帝采纳了杨孚的建议,下诏恢复旧礼,命令“臣民均行三年通丧”。这种做法延续了千余年,对后世影响极大。

  同时,杨孚非常注重廉政。他曾上书皇帝,称“郡邑侵渔,不知纪极,货贿通于上下,治道衰矣”。在任期间,他主张整顿吏治,考核和选拔官吏都要以廉为标准。

  杨孚的渊博学识和清正廉洁,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晚年返回家乡时,他从洛阳带回了几棵松树。一年冬天,松树上居然落满雪花,这在岭南可是一个奇迹。有人认为是杨孚的品行感动了上天,从此尊称他为“南雪先生”。

  杨孚居处名“河南”

  广州市区珠江以南,至今仍被称为“河南”,也因杨孚而得名。

  他住在珠江以南的下渡头村,晚年归家时,带回了京城洛阳的松树,并种植于宅前。冬天树上曾落满雪花,有人认为是松树思念家乡所致,因此便将他的居处称为“河南”。

  关于杨孚故居,清乾隆年间的《番禺县志》曾记载:“后有张琼者,掘地种蒌,得一砖刻云:杨孝元宅。”这个获砖之地,被确认为杨孚宅第遗址。

  杨孚故居有一口井,名为杨孚井,2002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古迹之一。这口井的井底有4个泉眼,如今井台仍在。

  今天,当地人对杨孚的生平事迹所知不多,但“河南”因杨孚从洛阳带回松树而得名,当地人非常清楚。

  后来,在有关岭南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关于杨孚宅前飞雪的描述。唐代诗人许浑出使南海郡,写下了《冬日登越王台怀归》一诗,其中就有“河畔雪飞扬子宅”的句子。

  如今世人的目光聚焦于南海,再想想东汉时期的洛阳,杨孚就在《异物志》中对南海有了记述,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