瀷水南流东有堤,堤边亭是武陵溪。
槎松配石堪僧坐,蕊杏含春欲鸟啼。
高树月生沧海外,远郊山在夕阳西。
频来不似军从事,只戴纱巾曳杖藜。
———〔唐〕薛能《许州题德星亭》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为“三大名湖”的颍川西湖就坐落在许昌市魏都区中心,西湖占地300余亩,其中湖池、亭阁、石径、曲廊、虹桥、松林、异花奇草,诸景皆备,水域占三分之一。湖水碧绿,两岸如烟垂柳,幽雅清丽,如入画中。“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许昌西湖因其秀美,素来以“中州名苑”著称于世。而著名的德星亭旧址就建筑在西湖的湖水之上,飞檐重阁,流光溢彩,颇有诗意。此亭见于文字记载应始于吴代。《许州志》载:“德星亭在城西西湖上。”这里的城西是指在旧时许州西北而言,又因它小于杭州西湖,故又有“小西湖”之称。德星亭是许昌著名的三国古迹之一,究其始建缘由及其文化意蕴,还得从汉末桓、灵时中州名贤陈寔、荀淑谈起。
舜帝八十一世孙陈寔,是今许昌长葛市古桥人,出身贫寒,勤奋好学。县令邓邵赏识他“坐立诵读”的刻苦精神,特荐其入太学深造。学成返回许都之后,相续任郡西门亭长、功曹、太丘长,人称“陈太丘”。他论事公正,为政清廉,德高望重,誉满朝野,深受世人尊敬。朝廷屡次征召,给予高官厚禄,皆百般辞谢,始终不就。中平四年(187年)卒于家,卒时海内前来吊凭者三万余人,穿素衣者数以百计,刻有石碑,谥为文范先生。至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追封颍川侯,被尊为颍川始祖。其子元方、季方皆德才兼备。父子三人时号“三君”。其孙陈群,任魏司空,是曹丕的托孤重臣。
荀淑字季和,颍阴城(今许昌魏都区)内人。荀淑博学多才,曾任当涂长,去职还乡。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皆从其为师。后举贤良方正,出补郎陵侯相。办事依理,明察秋毫,人称“神君”。共有儿子八人,皆才学出众而有名望,时人誉称“八龙”。其孙荀彧、荀悦,皆一代英才。
据有关史料记载,陈寔、荀淑志同道合,交往深厚,常聚会,谈古论今,议书说文。一日,陈寔带着两个儿子及小孙陈群,驾车拜访荀淑。两家三代欢聚一堂,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易》曰:“圣人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此时,朝中太史夜观天象,见众德星相聚一起,于是向朝廷奏称:“德星聚,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有:“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此句意为天空明亮而清朗时,有时能看到景星。景星即德星。形状不固定,往往出现在德政治理优秀的国家。当时颍阴离洛阳380里,正好在500里之内,加之陈、荀素来以贤德著称于世,因而人们认为,天上的众德星就在陈,荀两家诸人身上。许州人就根据“德星聚”的传说,在风景迤逦的小西湖水中筑建一座“德星亭”,也称“聚星亭”,以纪念陈寔、荀淑等名贤。亭内还排设有陈寔、 荀淑二位贤德名士的故事画屏,生动形象,遂成为许州一大名胜。湖因亭而秀,亭因人而名,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游览瞻仰,甚至前来建亭、筑阁,留下千古名诗佳句。
我国古代大文豪苏轼、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都曾在此留下诗篇。皇佑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开凿横堤,并写下《重展西湖二首》:“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欧阳修面对许州西湖春色,在《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大发忧思、惆怅之感:“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诗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苏轼对社会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现象深有感触,曾在《许州西湖》中感叹:“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朱熹寓居许州时在《聚星亭画屏赞》中称陈寔“神岳钟英,文渊范懿,道广心平”,被地方志书录,留存至今。除了接踵而来的诗人题诗之外,还有不少人在湖中动工建筑亭阁,以示纪念。欧阳修在湖中建有船形的“欧阁”,苏轼在欧阁之西建有“长啸亭”及湖中“读书亭”,韩愈建有“展江亭”,还有范仲淹、梅尧臣、程颢、朱熹都建有亭阁,著名的典故“程门立雪”,也发生在这里。这些文人的活动提高了许州的知名度,也增添和丰富了许昌西湖的文化内涵。
随着岁月的流逝,到明代时德星亭已渐渐破败,来此观赏的文人多有诗词感叹其美景的不在。明嘉靖年间,判官刘隅在德星亭旧址上创建了“西湖书院”,德星亭遂不复存在。清代甄汝舟在《德星亭遗址》中追想昔日胜景:“西湖堤畔旧湖亭,古迹犹传聚德星。此日荀陈非故里,野田一带麦苗青。”
虽然如此,德星亭的古情仍铭记在许昌人的心中。明成化年间,文庙后街创建有“德星书院”,民国时期有“聚星小学”,以及今日用“聚星”、“德星”命名的商店、书屋,比比皆是,都源于此。1977年许昌市于原址重建“百花亭”,两层,高15.4米,重檐琉璃绿瓦攒尖顶。同时建有“拥翠亭”、动物园、娱乐场等,恢复德星亭原貌工程也列入了市建计划。是时,许昌西湖将以古亭新韵,吸引更多的天下游客。如今座座飞檐楼阁与郁郁松林绿木相掩映,荷花出碧水,游船荡清波,幽静惬意,观之令人忘返。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