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呼延赞:骁将的错位人生
呼延赞:骁将的错位人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17 9:29:3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三

        呼延赞作为一名武将,身怀超群武艺,作战异常勇猛,史称“有胆勇”、“鸷悍”,这便吻合了“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的传统古训,具备了本职角色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时势造英雄,但英雄更受制于时代和环境提供的空间。

        据记载,呼延赞深受朝廷恩典,便以身许国,发誓与北方强敌辽朝不共戴天,故经常表达宁死沙场的意愿。他性情虽颇为粗悍,却极有胆魄,其全身遍体刺上“赤心杀契丹”几个字。不仅他本人如此,甚至连妻儿和家仆也不例外。他还与诸子在耳后刺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两行小字,由此足见呼延赞将军满怀强烈的报国杀敌之心。

        说到面部刺字,乃五代以来普通士卒与罪犯所共有的标志,本含有耻辱之意。眼见宋辽双方时常发生激烈的战争,特别是本朝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从此辽军不时南侵,边关烽烟不绝。特别是雍熙三年冬季的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北)之战,宋朝廷损兵折将,军队斗志大受挫伤,“自是河朔戍兵无斗志”。因此,呼延赞全家不忌耻辱的刺字行为,正表达了坚定投身抗辽事业的决心。

        为了锻炼下一代的体质,呼延赞甚至还做出一些极度违背人情的事来。史称,呼延赞为了使家中幼儿长大后身体强健,并能耐住严寒,竟然在隆冬季节用冷水浇在孩子身上。这些做法,常为世人不理解,其实反映了他严格培养子弟的用心,以便为将来迎战做好准备。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父亲虽对其子训练起来严厉得不近人情,但并非毫不关爱。某次,其子生病。他依据传统说法,不惜在自己的大腿上割肉,与药烹煮,“为羹疗之”。

        既一心投入御辽事业,呼延赞便思索对付敌方的阵法,有机会就献给皇帝。他还自己设计兵器,先后打造出降魔杵、破阵刀和铁折上巾等特殊武器,破阵刀两面都开成利刃,皆重达十几斤。显然,这些兵器是为针对辽军铁甲骑兵而设计。日后,宋仁宗时的一位武官杨偕也向朝廷献“神楯劈阵刀”,在对付西夏重装甲骑兵中发挥了作用,杨将官的劈阵刀便是效仿呼延赞的破阵刀。

        出任马步军都军头后,淳化三年,呼延赞终于获得赴前线的机会。这一年,太宗天子降诏,调任他为保州(今河北保定)刺史,兼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副都部署。保州地处对辽边界,属于防御要地,刺史作为地方长官,既要负责军务,也要管理民事,而冀州副都部署则是这一带数州防区的副总指挥官。

        当时,辽军虽偶尔还会南下,但大多不过属于骚扰掠夺性活动,宋辽双方间激烈的大战已结束。宋朝则实施了全面防御的战略,终止了大规模的出师行动,更不允许武将擅自出击。如此一来,呼延赞到任后的主要职责便是管理日常兵营事务,诸如点名考勤、发放粮饷以及案牍之类的事情,他对此显然并不热心也不擅长。不久,他被改调到内地的辽州(今山西左权)任刺史。这一新职属于纯粹管理地方民事的行政长官,真正是角色错位,恰如猛张飞绣花,如何能有好结果?因此,在辽州衙门任内,呼延赞因不善治理民事闹出些笑话,被奏报到朝堂。淳化五年,他被召回京师,结束了两年困惑的外任经历,重返昔日军头司都军头的闲散职位。随后,他获迁团练使。

        到宋朝第三代天子宋真宗登基后,呼延赞将军已近暮年,当年的“小尉迟”也早已熬成“老尉迟”,其雄心壮志即将消磨殆尽,那些专为对付辽军铁骑而打造的兵器长期搁置,几乎生锈,惯用的一副沉甸甸的铁鞭也难得派上用场。

        但老将要完全熄灭内心深处的激情斗志却不容易。他每每酒后梦里,炽热的战斗场景总挥之不去。大概南宋辛弃疾的《破阵子》最能吻合其心头感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咸平二年十二月间,辽军大举南犯,年轻的宋真宗不得不下决心率百官亲征。在天子亲征行动之前,呼延赞与武将王潜被朝廷选中,出任扈从大军的先锋之职。深冬季节的寒风,止不住老将的再度澎湃热血,他兴奋地收拾起沉寂已久的自制装备,披挂上阵。然而,九五之尊的天子亲征,从来并非直抵前线战场,故宋真宗北上抵达大名(今河北大名)行宫后就驻跸下来。呼延赞遂由先锋官改任行营内外都巡检,参与承担皇帝行宫内外的保卫任务,从而失去了最后一次参战的机会。

        隆冬时节作战,对交战双方都实在是件过于艰苦的事,但宋军肩负保家卫国重任,又有天子亲自督战,自然顽强抗击,而辽军不过是侵略掠夺,也就知难而退。到次年正月间,辽军北撤,宋真宗结束亲征,班师返回开封城。

        四

        呼延赞随军返回京师后,卸去兵权,再度回到冷清的军头司衙门消磨时光。此时到了花甲之年,他强壮如铁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往,身心更感疲惫,眼见朝政趋向如此,北伐无望,遂看淡了军旅和仕途。

        据《宋史》本传记载,宋真宗在某次亲自选拔禁军将校时,许多武将争吵着表功,只有呼延赞对他说:为臣每月有俸钱百贯,所用不及其半,所以很知足了。自念无以报国,也就不敢再求升迁,唯恐福过而灾生。这番表述固然反映出呼延赞身上的谦让品德,但仔细品味之下,似乎可以窥见他一丝抱恨无奈的心迹。

        当年四月初夏,朝廷为亡故的皇太后举办隆重的下葬之礼,呼延赞将军受命负责葬礼期间的护卫和仪仗职责。中国自古极重葬礼,尤其是皇家帝室就更为重视,耗费巨大不说,礼仪就复杂繁琐至极。因此,凡参与的官员都不敢掉以轻心,精心操持多日,真正是劳累不堪。

        当这场葬礼终于结束后,呼延赞返回家中不久即死去。显然,他辛劳过度,老迈的身体难以承受。这位志在报国又剽悍无比的武将,最终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亡于一场繁重的皇家葬礼之余,确是死不得其所。他马革裹尸的梦想,只能伴随其亡灵于地下。

        呼延赞以勇猛出名,以至于被当时人视为粗悍的代表。呼延赞疏于文墨,也拙于行政,但观其人其志,实在是为战争而生。如此骁勇强悍的战将,唯有投身于边防沙场之上,方能尽显其英雄本色,对朝廷而言也方能人尽其才。

        然而,在宋朝内政外交演进变化的过程中,呼延赞却逐渐陷入了角色错位的尴尬境地,以至于毕生抱负未竟,终究难跻身古代著名将帅之列。

(作者:里程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