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丽景门:武周时期的“例竟门”
丽景门:武周时期的“例竟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12 16:38:5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三、武周时期,“丽景门”令人望而生畏

  武则天在洛阳登基成为女皇后,遇到老臣和李唐宗室子弟的激烈抗争。为了维持武周统治,武皇以严刑峻法来消除异己,起用了来俊臣、周兴等一批心狠手辣的酷吏。

  她在丽景门内设立“推事院”,专供酷吏掌管使用,这其实是特设的监狱。《旧唐书·来俊臣传》中说:“唐武后时于丽景门内置制狱,令来俊臣等审理案件。来俊臣残暴,诛斩人不绝,凡入丽景门者,百不全一。有人称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竟”为完毕之意——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活人进去,死尸出来。

  来俊臣,性残忍,会害人。他领导的“推事院”,类似汪伪在上海搞的“特工总部76号”,人进去就得死,很像阎王殿。来俊臣为培训下面的“特务”,专门编辑了一本小册子《罗织经》,共有几千字,很有操作性,里面详细介绍怎样侦查、取证和罗织别人的罪名,怎样把人送上不归路。

  他还发明刑具,用来刑讯逼供。第一种叫“突地吼”,这是一种枷,半机械化的,会发出噪声,凡是上了这种枷的人都要在地上不住地转圈,很快便会晕倒。第二种叫“见即承”,也是枷类刑具,有十几种样式,让人一看便害怕,被迫承认有罪。

  洛阳城有这么一个骇人的去处,很多人晚上便睡不安稳。官员们不敢从丽景门入皇城,百姓们不忍闻丽景门上打更声,皇城一片白色恐怖!凡是“特务”取证后被押来的官员,一旦到了“推事院”,狱卒就不问你职务高低,一律是先把枷放在地上,只说一句:“这就是刑具!”

  囚犯们看到这些骇人的刑具,立刻魂飞魄散,有的自己“诬陷”自己,有的问啥就承认啥。来俊臣对那些效率高、结案快的酷吏,每每给予奖励,因此酷吏和“特务”就比赛谁更残酷,告密的人充斥洛阳城,官员们走在路上都小心翼翼,生怕冷不丁地跳出一个密探,把自己拉到丽景门里去。朝官与家人告别上朝,总说:“不知道这一出门,能不能再相见?”

  当时丽景门也叫“新开门”,有人说“新开门”就是新开的“鬼门关”,凡进入者,百不存一,连狄仁杰这样的大臣也害怕进这个门。一次,来俊臣想找狄仁杰的碴儿,但狄公被带到这里之后,始终顺着来俊臣,结果只有狄公活着走出了丽景门。

  即使是酷吏,一旦进来,照样得死。一日,酷吏周兴被告谋反,武皇便让来俊臣审案。来、周二人本是同伙,关系很不错,怎么审理呢?来俊臣苦思冥想,生出一计:他请周兴饮酒,请教说:“唉,最近审犯人,对方总不招,我请教老兄,不知可有新的绝招?”周兴立即说:“这有何难?用一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岂能不招?!”来俊臣马上把周兴带出来,指着已经烧得通红的大瓮,脸一沉说:“有人告你谋反,请兄入此瓮!”周兴惊恐失色,赶紧俯首认罪。

  后来,来俊臣也被斩于闹市,人们恨他,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净了。从此,丽景门内不再有冤狱,渐渐恢复了平静,官员庶民都庆祝这件事,说:“从此以后,想要躺卧,脊背就能够着床了。不然的话,真是朝不保夕啊!”

  四、如今仿造的丽景门,不具隋唐城门形制

  隋唐洛阳城荒废后,隋唐丽景门即不复存在。金、元所建洛阳城规模甚小,明朝依据金、元旧址筑起了青砖城墙,城周长八里三百四十步,城墙高四丈,壕深五丈,阔三丈。全城开四门,东曰建春门,西曰丽景门,南曰长夏门,北曰安喜门——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丽景门并不在隋唐丽景门原址上,所以它也不是什么“例竟门”,门内也从未设置过监狱,更无什么凶煞之气。当然,由于是仿造建筑,有人称赞它城垣高厚,也有人批评它在城墙上开窗口,破坏了古城墙的基本形制……

(作者: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洛神的传说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