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状元”段润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9 9:55: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谁也想不到,这个当年一说话就唾沫星子乱飞的艺人,在冯玉祥第二次主豫的时候竟然被大家公推为长春会会长和评词研究会会长。段润生曾自豪地对人说:“我生平有三绝:篦子上的刻字、讲圣谕和说评词。”简单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他这一生的成长经历和成绩。
段润生乃滑县段寨人,生于1879年,原名树堂,字润生,艺名叫远山,以字风行汴梁城。父亲段同春曾经在开封开一篦子铺,苦心经营,生意颇有起色,日积月累,家境十分富裕。段润生自幼就开始读私塾,还考中过秀才。父亲去世后,生意由兄长掌管,由于经营不善,搞得资不抵债,遂把店盘了。段润生好歹是门里出身,耳濡目染,加上心灵手巧,学得一手在篦子上刻字的好手艺。他可以刻出一簇兰草,也可在篦子背上刻出比小米还小的字,客户需要仕女图他画美人,客户需要山水画他刻烟云。新老板执意要段润生留下帮忙,可惜好景不长,他数次弄丢篦子,账目对不上,老板不满,于是就炒了他的鱿鱼。段润生无以为生,就在开封晃荡。
清末民初,开封广化宣讲社穆青山、周汝海、张良臣三人的宣讲堪称珠联璧合。周声音洪亮,久唱不衰,被誉为铁喉铜嗓;张小口小腔,字正韵浓;穆批讲清晰,剖解透彻,“缝子”(漏洞)泥得严实,他们在开封首屈一指。看了几次之后,段润生便学他们在大相国寺讲圣谕、唱善书,渐渐小有名气,日子还混得过去。后来他又拜开封回族艺人李永学为师学说评书,出师之后就在大相国寺支摊了。
他最初是“揭书页”。所谓“揭书页”,就是艺人手拿书本说评书。说《三国演义》,书艺平平,且说书时又常喷唾沫星子,前面的听众得执伞,人称“段唾沫”。每开场说书,听书人便嚷道:“段唾沫开腔啦!”他听后尴尬不已。之后,便刻苦钻研,买书阅读,向人求教。日积月累,渐渐有了名声,后来竟然把《三国演义》说得无人匹敌,人称“三国状元”。
段润生在大相国寺说书日久,不仅有一批忠实粉丝,而且关系极好。中年之后,他因迷上了“摸八丁”(一种纸牌)而误了说书,书友们常把他从牌场中硬拉回书场。他总是在中场休息时悄悄溜走,听众久等不见他回来,有人说,一定是又跑到南泰山庙那里玩纸牌了。于是派人过去,见他玩得正嗨。那人上去劈头就是一巴掌,笑骂说:“一棚人在等着听你讲嘞,你竟然溜号了!”段说,白乱,白乱(方言,意别闹),叫我摸完这一盘儿。听众不依,于是扯着他的衣襟把他拉到大相国寺叫他“书归正传”。
晚年时,段润生常在大相国寺西偏院金家茶馆前设场。他居高座,穿马褂长衫,举止安详自若,以前常说的《三国演义》《岳飞传》《永庆升平》《七侠五义》等书目已经不常讲了。孔宪易先生说他能把“书中的欣戚离合之情、捭阖纵横之势,详明委婉地表达出来,真不失为当时评词界的盟主” 。
冯玉祥主豫时把大相国寺说书列入取缔之列。段润生和评书艺人王福堂等人出面到省政府交涉,他们诉说艺人之疾苦,据理争辩。几经磋商,冯玉祥终于允许说书业不予取缔,但要艺人不准说含有封建迷信内容的书目。1930年,段润生在开封去世。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