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知识一百问之七——钧窑和其他四大名窑有什么不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3/4 17:33:3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我们在向人们介绍钧瓷时,常常以“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来彰显其地位。那么,什么是宋代五大名瓷呢?
“五大名窑”一词的出现,最早源自明朝宣德年间吕震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的语句。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一书中,也有“吾华制瓷可分为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后人因柴窑只闻其名,鲜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甚少提及。更关键的是,钧、汝、官、哥、定均烧造于宋代,并且都为宋室宫廷烧制过御用瓷。其中钧、汝、官、哥瓷都有专门的官窑。定瓷虽为民窑,但深受宫廷喜爱,多次奉命烧造贡瓷。故把这几个窑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钧窑瓷器的烧制始于唐,盛于宋,其窑址遍及禹州市多个乡镇。钧官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东北隅,钧官窑所烧瓷器专供北宋皇宫使用,其产品多为各式花盆及盆托、洗、尊等器皿。釉色有蓝天、月白、紫红等各种色彩,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纹和各种窑变的流纹。钧官窑瓷胎体较厚,胎色为香灰色,铜口铁足特征明显。器物底部多数刻有一至十的汉字数码,并抹有芝麻酱色釉。其传世品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汝、官、哥、定瓷尽管各有特点,但其釉色基本趋于单一,或青或白或黄。钧窑与其他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地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了铜红釉之先河。这一变化打破了以往青白釉统一天下的局面,从而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独树一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将中国陶瓷美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一出现,就博得了人们的赞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熟,还为后来南方铜红釉的出现喝成熟奠定了基础。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胡春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