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钧瓷知识100问之五——钧瓷之名因何而来
钧瓷知识100问之五——钧瓷之名因何而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26 13:10:2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对于钧瓷之名的由来,至今仍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因古钧台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均州得名。以何得名的争论,实际涉及了钧瓷产生的年代问题。
    钧瓷在唐时有“花瓷”之称,宋、金、元时期被称作什么瓷,叫什么名,我们不得而知。追根求源,最早提到其名的,当来自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吕震等人奉旨编纂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的记载。内府指明代宫廷;所藏的名窑器皿,是指经历代皇宫辗转迁徙有幸得以保存下来的宫廷用瓷。该书中第一次提到“钧”字,从这时起,始有钧窑之名。由此可知,“钧窑”是由明人命名的,明以后都沿用此名。钧窑所产之瓷也就理所当然地称为“钧瓷”了。从此,钧瓷享誉天下。
自明代以来,钧窑之名由何而来,说法有二。一说因产于钧州而得名。如明代屠隆《考槃余事》、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文震亨《长物志》均称钧窑为“钧州窑”。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文章中沿用“钧瓷产于钧州而得名”。二说因钧台而得名。如曾任故宫博物院瓷器馆馆长的郭葆昌,在其第一部对国外介绍的中国陶瓷著作《瓷器概说》中就明确指出:“钧窑建于宋初,在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瓷,至今尚存。”
    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因钧台得名还是因钧州得名的争论并不重要,但它却涉及了钧瓷生产的年代这一重大问题。如果因钧州得名,那么钧瓷的历史将始于金代。古禹州原称阳翟,金代大定二十四年(1184)以后的一段时间称为钧州,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因避皇帝朱翊钧即改钧州为禹州。正是按照窑以地名的推理,过去有学者认为钧窑始建于近代后期。
    钧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实物佐证,也曾是国家产生的标识性遗迹。禹州古称为夏禹国,禹受封于此为夏伯,境内有钧台。相传大禹的儿子启曾在钧台宴请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开国典礼,以此表示正式继位。伺候,钧台就成了禹州的象征。北宋时,宋徽宗下诏在禹州城北门里钧台附近设立官窑,大规模烧造宫廷用瓷,官窑因临钧台而被后世称为钧窑,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正如清《景德镇陶录》所载:“钧窑宋初所烧,出钧台。”现代古陶瓷专家安金槐先生也说:“禹州下有古钧台,钧瓷之名由此来。”
    当然,钧窑定于北宋的原因还有很多佐证:早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禹州一魏姓者,在钧台窑区挖出瓷制方形钱模一个,正面有“宣和元宝”字样。1963年又发现同样钱模,经河南省文物部门鉴定,钱模胎质与钧台窑钧瓷胎质一样。宣和为北宋徽宗年号,这一重要发现为解决钧台窑的断代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20世纪70年代中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挖掘禹州城内钧官窑遗址时发现,该遗址就在现今的古钧台附近。在对该窑址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上千件瓷器标本,其中不少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宋钧标本相一致。此外,还发现了7座窑路遗址、较完整的窑炉4座、残窑3座,均埋入地下2米以下。经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测试,断定为北宋所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钧瓷的产生年代之所以有宋代说、金代说,甚至有明代说(2006年11月14日,在中国深圳“官钧”瓷器学术研讨会上,深圳文物考古专家提出此观点),与文献的缺失有关。宋元时期的文献中涉及的窑或瓷器的种类很多,如对定窑、汝窑、官窑等当时较重要的制瓷内容均有记载,唯有钧窑,作为宋元时生产区域至广且首创铜红釉的制瓷工艺,却独无记述。由此可见,钧窑在宋元时期直至明初大体是默默无闻的。但这一切并不能否定宋钧的历史地位。正如我国著名陶瓷大家耿宝昌在2005年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的那样:“1974年在禹县八卦洞钧台以及神垕,相继发现原宋代烧造名瓷的多处窑炉遗址和大量遗物,它同历代宫廷皇家保留下来的珍贵品宋代钧窑瓷完全相同,此早已有发掘报告公之于世,无可置疑。”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曹操聚贤论事城
下一篇: 议事台前赞屯田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