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近年来,嵩县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创建“5A嵩县”,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把嵩县全域打造成一个开放的5A景区,打造成一个省内外人们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休闲圣地。而以陆浑水库为中心的休闲渔业旅游,便是这个宏伟的旅游规划中最闪耀的一环。)
伊河,是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伊河、洛河撑起了河洛文化厚重的一翼,“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历史学家称赞为“东方的两河文明”。
伊河两岸风光绝美,物华天宝。河内盛产鱼类,所产以鲂鱼最为知名。鲂鱼因鱼味鲜美,深受古人喜爱,《诗经·陈风·衡门》里就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秦之姜”。而伊水鲂,因其生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比别处鲂鱼的味道更要鲜美,也更加名贵。据《洛阳伽蓝记》记载:“伊洛之鱼……鱼味甚美,京师语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一条伊河鲂的价格,甚至比一头牛或一只羊的价格还贵。
1100年前,当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来到陆浑,品尝到伊河鲂的美味时,赞不绝口,他动情地写道:“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疱(pào)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zhù)箸适我口,匙(chí)匙充我肠。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陆浑稻、伊河鲂吃下去每一口都是那么可口,竟至于大诗人再也不思其它美味。他在另一首写给妻子的诗中也写道:“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山妻未举案,馋叟已先尝”。妻子刚把做好的伊河鲂鱼端上来,诗人就已急不可耐地动筷了。
不独白居易,宋代大诗人梅尧臣、司马光等人也对伊河鲂鱼十分钟情。司马光写道:“洛社冻醪[láo]熟,伊鲂丝脍肥。南轩已洒扫,命驾不须违”。梅尧臣年轻时曾在伊河钓过伊河鲂,至晚年还念念不忘这段生活。“伊鲂洛鲤不堪忆,丙穴漾陂(bēi)何可咍(hāi)”,“送君悲渐老,空忆钓伊鲂……”
白鳞伊水鲂,在大诗人们的赞美中,被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如今,在伊河中游的水库——陆浑水库里,还存在着少量白居易品尝并称道过的白鳞伊水鲂,它们仍是餐桌上难得一见的美味。
陆浑水库位于洛阳南部的嵩县境内,于1969年建成蓄水。水库大坝全长1200米,坝顶宽8米,水库坝高55米,最大库容13.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8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旅游、水产养殖、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丘陵型水库,是伊河流域最大的水库、人工湖泊,黄河上游的第三大水库。它蓄水后很快成为伊河水族生长繁殖的天堂。不独伊河鲂鱼,陆浑水库里还有银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翘嘴白鱼、鲶鱼、青鱼、草鱼、黄尾密鲴、青虾、蟹、螺、蚌等四十多个品种的水产品大量生长。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它改变了水库周边群众的生活,不少过去在地里荷锄持镰的农夫,逐渐变化为在水上摇橹洒网的渔民,湖面之上,渔船往来,渔舟唱晚,渔歌互答,俨然一派渔乡风光。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