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钧瓷一百问之为什么说钧瓷属青瓷系列?
钧瓷一百问之为什么说钧瓷属青瓷系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18 17:22:3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说到钧瓷,人们必然联想到禹州神垕,说到神垕,也必然要说到钧瓷。然而,在1000多年前,尽管神垕已是闻名中原的制瓷中心,但此处却不产钧瓷,而是生产一种属于青瓷的产品。

    我们知道,中国的钧瓷是从陶的演变开始的,瓷器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东汉中晚期,瓷器的烧成工艺日趋完善,当时以浙江宁绍平原一带的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烧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从此世界上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由于瓷器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还将瓷器列为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齐名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这样称赞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在宋代以前,青瓷是我国陶瓷生产中的主流。从原始青瓷到晋代和唐代的越窑,以及后来的龙泉窑、耀州窑、官窑、汝窑等各地名窑,基本都以烧青瓷为主。

    有人曾把青瓷比作母亲瓷,就像母亲孕育子女一样,孕育了众多的瓷器品种,可以说,所有的釉色瓷都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园439年,魏太武帝统一了中国北部,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南方的青瓷逐渐传入北方,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开始普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出现了许多烧造青瓷的窑区。

    禹州窑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今年出土的夹砂红陶和篦纹灰陶,说明这里在夏商时期就有人群聚居,从事农耕和制陶。秦汉时期神垕已经能制作精美的手绘彩陶。到了西晋,已由制陶发展到烧制瓷器。唐代是我国陶瓷史上发展的一个高峰。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而身处中原腹地的禹州正处于南北瓷窑的交界地带,各种烧成工艺在这里汇集,从而形成了各类瓷器烧制的集散地。从禹州市西北30公里苌庄乡苌庄窑遗址采集的残片看,釉色就有黑釉、白釉、黄釉,以及一些青灰色釉瓷片。1988年,禹州市文物管理所在郭连乡岗胡村西晋墓葬发掘中出土了早期的青瓷残器,后来又在三峰山南麓杨庄村北地的西晋墓葬出土了两件完整的青瓷罐,说明禹州的一些窑口已经在批量生产青瓷。

    从钧瓷胎釉所用原料和工艺方法来比较,人们都能看到青瓷的身影。早期的宋钧釉色就是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焙烧,呈现出天青、天蓝、月白、葱翠青等色彩。但与南方青釉瓷不同的是,禹州青瓷所构成的特殊美感,一是呈现的乳白状态,二是窑变现象。其基本呈色是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般美丽。

    以上资料说明,钧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得以创新和发展的。到了宋代,它所独创的铜红釉烧制方法和一系列工艺创新,则被陶瓷界认为是青瓷史上的一次革命,从而打破的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格局。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胡春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民俗——钟馗图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