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4 16:39:1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从长安到洛阳的路上,东汉王朝末代皇帝刘协在一群朝官簇拥下,沿着崎岖的道路,颠簸着向前奔走。献帝刘协名义上仍是汉朝皇帝,但是从他即位的第一天起,就处在豪强军阀董卓的挟持中。董卓被杀以后,又遭遇李傕、郭汜之乱。现在,在杨奉、董承的卫护下,经历了千辛万苦,才逃出了长安,辗转来到了洛阳。往日繁华的洛阳,此时已是萧条冷落,田园荒芜,满目蒿草。官院中也惟见颓墙破壁。皇帝被安置在一个破屋中暂住,官吏觐见,都站在荆棘草丛之中。这时又逢大荒年,洛阳行村的老百姓,饥肠辘辘,纷纷出城去剥树皮、挖草根,以度饥荒。皇帝身边的大臣们,凡尚书郎以下,也都要亲自砍柴伐薪,挖野菜充饥,吃不了这个苦的,都得挨饿待毙。
汉献帝回到洛阳的消息传开以后,在各地军阀中都起了不同的反响。袁绍的大将沮授建议把献帝迎到河北邺城,然后用皇帝的名义去讨伐异己。袁绍开始很赞成,但后来又表示反对,因为他听到人说,把皇帝弄到身边,动不动就得奏请。听他的,显得你权轻;不听他的,人家说你抗命,反而麻烦。于是,便将迎帝的事情搁置了。
曹操听说献帝到了洛阳,主张立即去迎驾,当时有人不赞成。荀彧却竭力支持迎驾,他说:“从前晋文公发兵把周襄王护送到京师,诸侯响应,尊他为霸王;汉高祖为义帝带孝发丧,天下也都向着他。今天如果错过了这机会,皇帝被一切豪强领了去,那时候后悔就晚了。”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主张,并亲自领了一队人马,冲破各种阻挠,去洛阳朝见献帝。他借口洛阳残破,请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献帝同意了。大臣们听说那里有饭吃,不必去挖野菜了,自然也都高兴。
建安元年九月,曹操护卫着献帝东去许县。路上遭到杨奉的劫驾。幸好杨奉手下有个大将叫徐晃,早就想归附曹操,这时他反戈一击,带领一队人马投奔曹操。杨奉劫驾不成,反失了大将,便领着败兵投袁术去了。
曹操带着献帝到达许县,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设立宗庙社稷。从此,许县县城就成了汉朝的京都。汉献帝正式临朝,拜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以荀彧为侍中、尚书令。曹操出征讨伐时,朝政大事,全由荀彧调度。又封董承等三人为列侯;任峻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事;程昱为东平相;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皆为将军,乐进、李典、于禁、徐晃皆为校尉,许褚、典韦为都尉,其余将士也大都封了官。曹操为了广罗人才,多次催促荀彧、毛玠推荐人才。荀彧推荐了荀攸、郭嘉、钟繇等人,特别是郭嘉,后来成为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得力助手。
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各州郡豪强军阀表面上也不得不听从汉天子的号令。曹操先叫献帝下一道诏书责备袁绍,说他地广兵多,不来勤王,反倒结党营私,攻打别的州郡。袁绍接到诏书,颇有些惊慌,只得上个奏章替自己辩护。曹操见袁绍不敢公开抗命,为了拉拢他,就请汉献帝任他为太尉。袁绍不受,说:“曹操几次绝路逢生,都是我救了他。今天,他忘恩负义,竟挟天子‘令’起我来!”曹操不愿跟袁绍闹翻,就把自己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他,自己担任司空。袁绍有了面子就不再吭声,两个人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胡春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