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国,寻踪许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17 8:56:5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郭沫若名言“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郭老的话是否让无数人对许昌期盼?三国文化名城许昌曾经是曹操大本营,曹操在此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势力扩张,留下无数历史典故,踏进许昌如同在三国历史故事中荡漾。拿出相机、打开笔记,开启记忆的闸门,让我们重温三国典故和三国历史,梦回三国,寻踪许昌!
三国,220年—280年。东汉末年,各路军阀争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国再次陷入割据与动乱之中,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分裂和动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西晋代魏而起,灭蜀诛吴,统一全国,最终结束了三国割据纷争的局面。曹丕篡汉曹丕继承魏王位后,异象迭出,群臣觐见汉献帝,请求其禅位于魏王。献帝不肯,华歆使李伏、许芝以异象、天象、图谶证明魏当代汉,献帝依旧不肯。
次日,群臣毕集,华歆、王朗以厉言逼迫,曹洪、曹休以武力威震,献帝不得已而降诏禅让。曹丕闻讯大喜,但在司马懿、贾诩等人的建议下,两次虚辞谦让,使汉献帝筑禅让台而当众禅让,以绝天下之口。曹丕登帝位,改元黄初,国号大魏,追封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封献帝为山阳公。自此,汉朝灭亡,三国的局面正式确立。
正史固然可信度高,但我们也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勤于思考,敢于质疑。辞丞相五关斩六将关羽斩杀颜良、文丑后,又领兵为曹操平定汝南叛乱,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准备离开曹操。曹操遣张辽探知此消息属实后,闭门不见,张辽亦称病躲避。关羽封藏曹操所赐之物,留书挂印而去。曹操得知消息,为其忠义之举所感,遣张辽先行留住关羽,随后亲自为其送行,并赠予锦袍一领。因未曾得到曹操文书,关羽沿途受阻,先后于东岭关斩孔秀,洛阳斩孟坦、韩福,沂水关斩卞喜,荥阳斩王植,黄河渡口斩秦琪,最终在古城与刘备、张飞相聚。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充分展现了他对刘备的忠义之心。
一日,关、张外出打猎,曹操派张辽、许褚请刘备去相府一叙。相见之后,曹操说起征张绣而望梅止渴之事,欲与玄德赏梅小酌。酒间,天色忽变,云呈龙形,曹操与刘备纵论天下英雄,刘先后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曹操都等闲置之,一笑而已。最后,曹操说起英雄应具备的气度,指刘而后自指。刘备惊吓得筷子掉落在地,正好惊雷响起,他借之掩饰,曹操遂不复疑。“英雄事,曹刘敌”,这一故事后代的诗词中屡见不鲜。
《武帝纪》记载,刘备投奔曹操时,程昱就曾建议曹操趁机除掉刘备,曹操不愿以杀一人而失天下英雄。综合来看,曹操应该始终认为刘备是天下英雄,其不杀刘备是爱惜人才、时机不到。至于罗贯中那样写,应该是根据袁术败逃时,曹操派刘备领兵阻击,不久便后悔来推测的。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