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品读开封:裴维与《香草亭诗词》
品读开封:裴维与《香草亭诗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12 9:49:0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香草亭诗词》一书 
    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对于晚清及民国诗词的研究越来越多,成立于2007年的中华诗词研究院,继《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之后,接着又着手进行“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和“当代诗词家别集”两种大型丛书的编辑。这次出版的《香草亭诗词》一书,即为“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之一,该书收入作者诗作200多首、词作近300首,书后还附有作者年谱、夫人《剩稿》、胞弟裴维信诗钞存等。 
    作为晚清要员,裴维离开家乡亲人,辗转京师、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因而写下了大量旅途和客居之作,诗作或咏物抒情,或怀古凭吊,内容十分丰富。“书生自有青云志,敢向终南捷径求”(《济南道中》),这是青年裴维的自信;“尤愿不用兵,农家亲耒耜。常此课桑农,安处如平砥”(《登轩后山》),这是他的社会理想;“十丈软红怀昨梦,一痕新绿试春犁。停车欲访前朝事,垂柳依稀辨旧堤”(《朱仙镇题壁》),这是他路过家乡的感慨;“平生第一伤心事,错被功名误少年”(《感怀》),这是晚年的他在仕途遇挫时的无奈。 
    值得注意的是,1894年年底,裴维到福建任监察御史,此时适逢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面对岌岌可危的国势,他在《赠东南将帅》中写道:“传檄谁从海上呼,碧天云静月轮孤。蛮花鸟三春咏,夷海番山一统图。盛世功名铭竹帛,男儿志早寓桃弧。升平未敢忘兵备,自古边防不可无。”在《台湾杂兴四首》中,作者更是表达了对孤悬海外的台湾岛的担忧和对戍守边陲的人才的呼唤:“绝岛中悬散八培,海云压岸暗成堆。孤城夜静衙更起,万幕秋屯帅府开。赋雪我惭梁苑客,歌风谁上汉王台。筹边第一谙形势,天为岩疆诞异才。”不幸的是,次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裴维的诗作,如信手拈来,情感朴素真挚,风格清新自然,正如他在《诗境》中所主张:“忽然得奇句,未经人道来。本在人意中,恰为我独裁。语非有险僻,卓尔超凡才。乃知天籁高,触物舒幽怀。但言情景真,余事俱尘埃。” 
    裴维的词作,风格多婉约,清新工巧,所依词牌甚多,有小令、中调,也有长调,以小令、中调为主,体现了作者极富才华的填词功力。“卷珠帘,羞一顾。眉样远山妒。生怕登楼,楼外坠红雨”(《祝英台近·题画》),词句仿佛将一幅美人图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小泊古亭东,鞋样船儿剪样风。烟柳两行齐拂水,重重。锁住斜阳不放红”(《南乡子·湖上》),又是一幅绝妙的湖面夕照图。 
    裴维与妻子顾玉琳(字玉墀)感情甚笃,但他奔波在外,无力携眷,妻子只能留在开封家中,夫妇聚少离多,因此他们有不少作品表达了彼此的思念之情,十分感人。如《赠内》其一:“惆怅年年赋别离,浮名难得慰心期。只多一册邮亭草,添得妆台和韵诗。”妻子以《寄外》作答:“堂上屡猜书到日,闺中又见月圆时。可能多买桃花纸,尽写邯郸道上诗。”他的《闺情》诗作,以妻子口吻而写,感人至深:“拈线愁吟蕙锦词,画楼谁更寄相思。亲教鹦鹉回环诵,尽是郎君别后诗。”妻子在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中撒手人寰,时年24岁,此前两个幼女也先后夭殇,裴维终生再也未娶。在《捡箧中遗物悼亡十二首》中,作者睹物思人,忆起妻子题诗作画,写道:“读到诗篇百感生,诗中犹忆晚吟声。伤心草草留题处,怕拾遗笺付管城。”在晚年的词作《浣溪沙》中,作者更是表达了对妻子的不尽思念:“积雨新晴入夜天,碧空如水越澄鲜。清光刚盼玉轮圆。 花气通帘情脉脉,茶香浮盏思绵绵。阿谁共话年前。”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