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古城开封的端午习俗
古城开封的端午习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23 9:59:5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这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小孩子要戴五彩线。就是人们系于颈、手腕、脚脖的用以避邪的五彩线,是用青、黑、红、白、黄五色线合成,代表五毒,意为以毒攻毒。编好五色线,给小孩脖子上、手上、脚上戴上五色线,要戴上一个月,6月6当天再把五色线去掉,放在流水沟里,说是将来会变成龙,五彩线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趋吉避恶、祈福求祥。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做香布袋,三角形、棱形的比较常见。里面有香草、艾叶、白芷等,香气迷人。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很多的妇女都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所以集市上能够见到很多卖艾叶,菖蒲,粽叶,香囊....

        早饭要喝雄黄酒,并以雄黄涂于耳、鼻孔处,说是能避五毒。



        炸麻叶、糖糕、油香等,为家家过节必备的食物,并用以作为馈赠亲友必备的礼品……


        家里有宝宝的要在端午节穿五毒肚兜,而且要当天天不亮的时候就要带上,是可以辟邪的!当天也是要走娘家。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了,端午节不管是什么地方,粽子一定是不会少的。

(作者:星星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