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洛阳诸县县令】周纡:铁面无私 刚正不阿
【洛阳诸县县令】周纡:铁面无私 刚正不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3 16:37:0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3 京师太平
    周纡的才干,汉章帝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汉章帝在位期问,外戚问题十分突出。鉴于王莽篡位的教训,东汉光武帝、明帝两朝,不允许外戚干政。汉章帝时期,先后有其舅舅马氏诸人(马太后的兄弟马廖、马防、马光等)、外戚窦氏(汉章帝立大司徒窦融的曾孙女为皇后)势力恶性膨胀,横行首都,严重扰乱社会安定。为了恢复光武帝、明帝两朝约束外戚的政策,汉章帝特调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周纡进京任洛阳令。周纡一上任,就打听望族的名单,将贵戚望族列为打击目标。官吏向他列举了民间的豪强。周纡很生气,厉声说:“我本是问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得到周纡的授意,他手下官吏争相举报。在周纡的高压政策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不敢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京师一派太平景象。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年仅9岁的汉和帝即位。周纡失去了汉章帝这棵大树的庇护,仕途开始走下坡路。汉和帝刚刚坐上龙椅,太傅邓彪就对周纡落井下石,他奏称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小皇帝无视周纡的才干,先将周纡降职,后将其免职。周纡只好回乡,重新干起做砖坯的营生。 
    4 仰慕“奇童”
    周纡因为推崇严刑峻法,被《后汉书》列入《酷吏传》。鲜为人知的是,酷吏周纡面对人才也有温和的一面。东汉时期,太学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生都是人中翘楚。身为洛阳令的周纡,对这些天之骄子也心生仰慕。对其中一个名叫杜安的神童,周纡还屈身拜见,杜安却“谢而不见”。杜安,字伯夷,汉代颍川定陵人,“少有志节”,学习勤奋而且敏于思考。他夜以继日地读书,13岁就到京都洛阳入读太学,被人称为“奇童”。杜安不仅书读得好,官做得也好,据《后汉书》记载,杜安长大后知识渊博,位至巴郡(治所在今重庆)太守,很有政声。当时,有一贵戚仰慕杜安的名气,想拉拢他,给他写有书信。杜安素节自守,不愿和贵戚往来,就把这些书信原封不动地藏在墙壁中。后来这个贵戚犯了事,官府清查党羽,杜安将原信全交了官,证明自己和这个贵戚没有干系,得到时人的称赞。讨厌贵戚的“奇童”杜安为何拒绝和同样讨厌贵戚的洛阳令周纡见面,我们不得而知。周纡吃了杜安的闭门羹,心里有何感想,我们也不得而知。可知的是,当时周纡并没有动用手中的权力,逼迫杜安与自己见面。
    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周纡复出,担任御史中丞。永元六年(公元94年)夏天,天气炎热,汉和帝到洛阳监狱视察囚犯情况及罪状记录,见到两名犯人被拷打后伤口生虫,认为周纡失职,将其降为骑都尉。永元七年  (公元95年),周纡担任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为东汉修建洛阳城出了力,永元九年(公元97年)周纡在任上去世。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分陕石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